返回

王儷容:《名家觀點》通膨將長期與我們同在的三理由

  主計總處公布10月CPI年增率2.72%,連15個月超過2%的通膨警戒;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自7月以來持續上升,10月更來到6.9%,刷新近14年新高。此係主要受到原物料價格居高及新台幣匯率貶值的影響,推升進口產品價格。換言之,輸入性通膨壓力尚未舒緩。究竟通膨是否將長期與我們同在呢?

  雖說目前各界皆預估2023年通膨低於2022年,但全球之物價通膨走勢仍持續維持高檔。如:IMF於2022年10月預估2022、2023年全球通膨率約為8.8%、6.5%;S&P Global預估值則分別為7.67%、5.08%,較6月都上修將近1個百分點。

  2021年前的過往十年,大多數國家其實一直在對抗過低的通膨。惟受COVID-19疫情影響,缺工,物流受挫,供應鏈中斷,物資缺乏;再加上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大宗物資缺乏,價格大漲,各地通膨一發不可收拾。更有甚者,在眾多不確定性事件下,美元成為各界追捧之避險貨幣,美元指數大漲,眾多貨幣墜入貶值漩渦,更帶來多國之輸入性通膨。COVID-19疫情已漸受控,而俄烏戰爭迄今仍不確定是否成為長期通膨之肇因,但以下幾大短期內不會消失之因素卻是極有可能。

  為達到淨零碳排目標,徵收碳費已成各國共識,但同時也將影響民生物價:碳費徵收將令企業成本增加,之後勢必轉嫁給消費,進而拉升物價。在台灣,環保署規劃將碳費分為「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分階段徵收:前者係製造生產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後者則是用電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第一階段會從比較大的排放源開始徵收,故不會直接透過水電徵收,評估不會對民生產生太大的影響。惟長期而言,減碳成本勢將為引發通膨之誘因。

  其次,人類面臨之極端氣候問題若不盡速解決,其大規模導致各地作物生產之下降,亦將成為長期物價上漲之因素。極端氣候對於農作物收成之影響已到處可見:南歐橄欖收成慘澹、亞洲辣椒產量銳減;在印度,溫度升高一度,小麥減產6,000公斤等。另歐洲遭逢近5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造成的衝擊非僅限水而已:西北歐第二長的運河萊茵河,承載歐盟一年約三成內河運輸總量,德國每年約三成煤炭及石油供運須仰賴它。通行船隻需約1.5公尺水深才能滿載航行,但之前不久水位多落在30至40公分,船隻運力約剩平常二至三成,乾旱導致運輸費一天內上漲30%。運輸成本之上升必將呈現在其運貨商品之最終價格上。

  最後,少子化帶來許多國家面臨之缺工問題,拖累生產及供給,亦將成為拉抬物價之長期因素。

  人類究竟如何對抗通膨?除以升息之貨幣政策方式處理外,通膨下跌原因之一為經濟衰退。為降低經濟衰退之可能,各國推出之其他如財政刺激政策,亦可能激發通膨。很多人批評,拜登執政初期推的大型赤字支出,將助長通膨;但共和黨人士至今向外界發表最具體的經濟政策,即「想要延續川普的減稅」,亦將大幅推升赤字,故美國兩大黨上述之重要經濟政策皆將持續助長通膨。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為,若沒有一套可信的削減支出計畫來抵銷減稅的影響,都可能導致災難,此自英國前首相特拉斯的下場便可知。

作者:王儷容/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資料來源:2022-11-11/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