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福島食品解禁是「預付款」,台灣的CPTPP之路還很長

基於CPTPP本身議題複雜性,以及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台灣要有長期奮戰的準備。

行政院日前宣布解除日本福島地區食品進口禁令,預估在很長時間裡,台灣會陷入執政黨必定支持開放進口,在野黨則全力反對循環的僵局。

無論是誰當家,只要一被扣上漠視食品安全犠牲國人健康,來交換參與國際經貿組織的沉重枷鎖,或許就很難繼續推動下去。

既然決定已要開放,執政當局也將會面對立場轉變的昨非今是。

開放福食,顯示台灣是「好咖」?

仔細分析政府宣導進口福島產品的重點,是輻射檢測符合標準,國人可以安心食用。而也有民間人士認為是應提供足夠資訊,使消費者可以在明顯區別福島及非福島產品下,做出自己的選擇。

開放福島食品,依照常理判斷不是因為台灣人鍾愛福島產品,相反地,在談核色變的台灣,未來對於由福島進口的「福食」反倒是避之唯恐不及。

所以台灣對於開放必然會有其他考量或期待。官方說法是開放進口可以突顯台灣經貿體制與國際接軌,展現台灣自由化的決心,顯示台灣是參與國際經貿組織的「好咖」。

而僅有好咖的光環是不夠的,台灣官方希望藉此次開放之舉,可以搭上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順風車。
 

影響入局的關鍵,是CPTPP龍頭日本

台灣的期待並不是沒有根據。在美國退出CPTPP 前身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後,若非日本的斡旋奔走,CPTPP 不可能在不到兩年內就浴火重生。

雖然加入CPTPP 需要爭取所有成員支持,在共識決原則下,每一成員都是同等重要。不過日本為CPTPP龍頭,也是最大經濟體,日本的影響力當然不同於CPTPP 其他成員。

日本對台灣禁止福島食品進口一直是念茲在茲,多次表達關切,也曾表示此將不利於台灣加入CPTPP。台灣去年(2021)9月正式申請加入CPTPP 後,日本政府透過聲明,雖然語氣沒有如此直接,但仍希望台灣能儘速解除進口禁令。

從世界經貿格局來看,開放日本福島食品進口,台灣也不能有太樂觀期待,以為憑此即可順利加入CPTPP 。


福食解禁是做出更多開放承諾

CPTPP對新成員加入的規定非常複雜,台灣雖然已經正式提出申請,但必須要在CPTPP委員會下成立工作小組,才算是取得入埸券。因為所有加入談判都必須在工作小組進行,與台灣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過程類似。

因此,台灣必須與CPTPP成員先通氣,解決關切的重要經貿議題,來爭取這些會員支持成立工作小組。換言之,台灣必須對CPTPP成員做出更多開放承諾,可視為「頭期款」的概念。

乍看之下,在工作小組成立之前,尚未展開正式談判,申請成員就要先讓步,彷彿「先被剝了一層皮」。

不過換個角度,基於CPTPP原有成員的觀點,他們在CPTPP生效時即展開自由化,後入申請者當然要扮演追趕者的角色,所以先行開放也是無可厚非。

另外,CPTPP為一高品質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要求新申請先改善明顯不合時宜的經貿措施,以展現自由化決心,也算是合情合理。

客觀推斷在日本的認知裡,台灣禁止福島產品進口是必須立即改善的措施。不過福島解禁可能只是日本關切的其中一個問題,台灣即使先排除此路障,日本可能還會有更多要求,其他CPTPP其他成員也不例外。

所以台灣在申入CPTPP初期,就要有滿足CPTPP成員各式要求的心理準備。
 

台灣與CPTPP的距離,繞不開中國因素

而且除了經貿考量外,更不能忽略中國大陸因素。

中國在台灣正式提出申入CPTPP時,即公開表示反對。由於兩岸關係不佳,未來中國必然會動用其影響力阻礙台灣加入CPTPP。

目前的情勢是,CPTPP成員與中國的經貿連結度均強於與台灣的互動,克服中國大陸政經干擾與影響,是台灣另一大挑戰。

CPTPP 可說是繼台灣2002年加入WTO以來,申請加入最重要的國際經貿組織;若能成功到位,可以大幅改善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落後的困境,不但可以產生經貿效益,更有鞏固台灣國際經濟地位,具有國家安全的戰略考量。

基於CPTPP 本身議題複雜性,以及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台灣要有長期奮戰的準備。中國目前也在申入CPTPP ,雖然台灣的條件遠優於中國,但是中國不會坐視台灣捷足先登。

回顧過去兩岸申請加入WTO,雖然是兩個獨立個案,當時最有影響力的美國也支持台灣加入WTO,但台灣最終也必須屈就接受WTO「先中國、後台灣」兩岸加入的共識 。台灣當然不希望耗費12年才加入WTO的歷史重演,但有必要事先做好兩岸申入CPTPP的各種情境分析及沙盤推演。

回顧兩岸在加入WTO時,台灣是繼續維持對中國大陸經貿限制措施,而對WTO其他成員適用WTO開放待遇。此種「對中國大陸設限,對其他成員大幅開放」的雙軌模式,未來在CPTPP可能行不通,台灣與中國必須共同遵守CPTPP規範。

所以台灣不但要解除目前針對中國特定的經貿限制,更要將CPTPP高標準開放水準一體適用於中國,此衝擊遠大於台灣對CPTPP其他成員開放的影響,更超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開放的影響,未來如何因應,也需有所準備。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
資料來源:2022-02-11 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