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遵慈:英國脫歐對我國的經濟影響評估

  英國脫歐(Brexit)談判在1月15日由英國下議院以高票否決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提出的脫歐協議草案後,隔日(16日)在反對黨工黨針對梅伊發起的不信任投票中,梅伊以不到20票的微幅差距,驚險過關,接下來將持續爭取國會支持及與歐盟談判。雖然脫歐談判過程曲折艱辛,最終結局未定,不過根據我國產業界傾近完成的一份委託研究報告指出,英國脫歐對我整體經濟、貿易將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我資通訊與光學產業恐受較大衝擊,不過當前國際經貿情勢因中美貿易戰及中國大陸資通訊產品陸續引發歐美國家資訊與國家安全關切的情形下,反而可能提供我國產品在英國與歐盟市場新的發展契機。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梅伊在脫歐協議草案遭國會否決後,隨即召開跨黨派會議,延後脫歐B計畫的表決日期至1月29日,距離三月底前脫歐仍有兩個月時間,而可能提出的B計畫內容包括延後脫歐日期、進行二次脫歐公投,及與歐盟建立永久關稅同盟關係,或所謂以挪威模式參與單一市場,甚或啟動大選等。不過,梅伊並無延後脫歐的計畫,也反對二次公投。對於工黨持續向政府施壓,要求與歐盟建立永久關稅同盟,梅伊發言人表示,永久關稅同盟將限制英國與第三國談判貿易協定的自主性,有違脫歐後英國將可擁有獨立制訂貿易政策的初衷,因此不會接受工黨的建議。

 

  英國在2016年6月23日以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定為定局後,與英國有較深貿易往來或在英國投資規模較多的歐洲與歐洲以外國家即展開相關的經貿影響分析,跨國企業也著手了解脫歐後英國與歐盟國家如果回復至世界貿易組織(WTO)下的會員對會員關係,不再適用貨品、人員等進出歐盟國家的優惠待遇後,對其貿易、營運、投資等的影響與因應。

 

  以日本來說,英國脫歐對日本經濟與日商影響巨大,主因英國是日本在歐盟的重要投資國,倫敦更是日本金融業在歐洲的重鎮,因此過去兩年以來,日本銀行已經縮減在倫敦營運規模,日系品牌如無印良品(Muji)等也規劃將歐洲總部自倫敦遷移至其他國家。日系汽車大廠如豐田(Toyota)、日產(Nissan)及其下游廠商過去係以英國為歐洲生產與組裝中心,未來整車從英國輸往其他歐盟國家,或從其他歐盟國家或日本進口生產所需半成品或零配件時,如果將課徵關稅或面對其他非關稅障礙,將被迫對英國產線進行調整。此外,在人員的跨境移動方面,未來除英國白領或專業人才可能外流外,企業在英國雇用其他歐盟國家勞工,也可能遭遇新的障礙或限制,而造成缺工問題。

 

  針對英國脫歐對我國可能產生的經濟影響,工商協進會頃在2018年11月完成委託研究。研究報告指出,我國與英國原本適用WTO會員間最惠國待遇(MFN),因此英國脫歐對我國市場進入(market access)條件並無影響。英國佔我國整體對外貿易比重甚低,低於1.5%,因此即使英國因為脫歐而導致經濟下滑或貿易衰退,對我國整體影響亦十分有限,另因我國八成以上出口為中間財,則可能因透過出口中國大陸或其他國家的中間財而受到間接影響。

 

  如從產品別分析,電子及光學產品需留意未來歐洲的發貨倉庫是否移轉地點,或組裝廠(零組件供應廠)是否需調整供應鏈等。此外,我廠商以英國作為歐洲物流轉運中心,則多可慮布局至荷蘭阿姆斯特丹或德國漢堡等地。

 

  從最新貿易統計上觀察,2017年我對英國出口金額約38億美元,進口金額約19億美元,均較2016年成長,2018年前11個月亦雙雙成長。目前,英國仍居我國第13大出口市場,在歐洲國家中僅次於德國及荷蘭,也是我國第24大進口來源。未來如廠商將物流或發貨中心轉往荷蘭,英國在我出口地位應會受到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短期看來,英國脫歐後對英國與歐盟經濟均將產生衝擊,雙方如無互免關稅安排,也將迫使當地產業生態與供應鏈產生重大變化,不過工商協進會委託研究看好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及中國大陸如資通訊產品等在歐美國家引發的資安與國家安全疑慮,認為可能提供台灣品牌與台灣產品在歐洲市場的新契機。實例上,我國廠商D-Link為因應英國脫歐而將歐洲部分物流業務移轉至荷蘭外,而過去面對大陸華為產品的競爭,最近反而打入英國資訊安全服務市場。未來如英國、歐盟追隨美國對於大陸製通訊產品採取一定的限制措施,或引起消費者的疑慮,台灣廠商與產品應可獲得較高的信任。

 

  英國脫歐後將重新談判在歐盟架構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如韓歐盟FTA等,其談判進展值得關注。至於英國規劃未來將與其他國家簽署獨立的FTA或其他形式貿易、投資協定,如與美國、菲律賓等洽簽雙邊FTA,我國雖然也希望爭取洽簽FTA,但短期內將不易有所進展。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

資料來源: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