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經濟不妙!12月製造業PMI跌至44.8 持續快速緊縮

  新年壞消息!中華經濟研究院今(2)日發布,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續跌3.2個百分點至44.8%,雖然才連續二個月低於「榮枯線」呈現緊縮,但跌幅既急且深,已是2012年7月指數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廠商信心喚不回,後勢仍難樂觀。

 
  根據中經院調查,近來PMI「跌跌不休」,各項指標也紛紛走弱,包括全體製造業之未完成訂單、新增出口訂單及進口原物料指數均已落底,呈現指數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中經院代理院長王健全指出,雖然美國暫緩原定今年起提高的關稅,但「不確定性就是最大利空」,廠商訂單透明度不夠,加上日前發布的中國PMI也轉為緊縮,經濟前景堪憂,勢必會對台灣造成影響。

 

  但他也說,近期PMI急跌,並不必然代表景氣就此反轉,主要還是不確定因素導致廠商漸趨保守,但若美中貿易談判代表在下個月的磋商傳出好消息,大家信心也可望回溫。此外,政府祭出減稅紅包,並且加強落實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均有助於刺激內需,因此不必太過悲觀。

 

  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指出,根據和業者訪談內容,目前捎來的訊息各有一好一壞,好消息是「這個月沒有新的壞消息」,壞消息則是讓大家困擾的憂心議題仍然無解,川習會後的90天也只是「喘息會」,股匯市場波動也沒有改善跡象,加上原物料價格自10月以來急跌,都讓業者看淡景況。

 

  陳馨蕙分析,業者頭痛的並非景氣轉壞,而是這波不確定性因素還是延續多久,尤其從7月以來情勢紛亂,業者為了分散風險,近期已從觀望態度轉為實際行動,包括調整訂單與生產策略,例如暫緩投資、保守下單或調整存貨,相關效應開始發酵。

 

資料來源:2019-01-02 經濟日報

記者: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