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舜:非核與擁核之外的抉擇

  若從1986年黨外人士到台電大樓前舉行抗議,正式揭開台灣反核社會運動算起,迄今正反雙方纏鬥已足足超過了30年。直到最近才急轉直下,先是2015年馬政府為化解當時反核聲浪,隨即宣布核四封存3年。2016年蔡政府基於實現選舉承諾,於《電業法》修正時將「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明訂其中,至此無論是核四重啟或是既有核電廠延役,都不再被政府視為選項。

 

  然而事與願違,2017年起一連串如電塔倒塌、天然氣斷氣、火力電廠跳機及區域停電等層出不窮的意外,把「缺電」從專家模型上的機率數字變成了庶民日常生活中的事實。那個曾經以超低電價、電力供給穩定而聞名全球的台灣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電力價格失序、大小用戶互搶資源、環境抗爭四起、官員說「幹話」無下限的台灣。廠商與民眾更因缺電問題,對政府與台電的信心正不斷流失。

 

  觀察近日《遠見》雜誌所做的民調,不難看出民眾對蔡政府能源政策的失望。然而過去困擾台灣重大電力建設的鄰避效應仍然清晰可見,只不過是把核電換成了燃煤電廠。在選舉年的當口,仍被視為各方政治人物獲取資源的重要提款機,這與30年來各項反核活動的背景幾乎如出一轍。故我們仍須嚴肅面對:若不要火電,核電能再次成為選項嗎?

 

  綜觀日本福島核事故後,國內諸多與核電相關民調,擁核反核比例大約都在10%上下消長,但北中南區域卻有明顯差異。中南部居民基於減少當地火力電廠的空汙及抑制電費上漲,所以較支持核電與核四啟用。北部居民因靠近核電廠,所以相對反核;在必須使用核電的情況下,會更支持既有核電廠延役。從這結論自可推敲出藍綠政治人物所提各項非核、非煤政策後面的盤算。

 

  更有甚者,今日無論是地方首長或中央官員常是以急就章的方式在做能源規畫,缺乏整體考量的遠見與尊重市場機制,導致大量社會資源浪費亦無助於問題解決,反而更將我國能源規畫推入無間深淵。

 

  此次《遠見》雜誌民調有一個重要特徵,是針對18~29歲所謂年輕世代進行分析,包含對核電的支持、反對興建深澳電廠、同意為綠能多負擔電價等,都較其他族群表現來得積極。這現象或許可反映出年輕世代尋求改變、捨我其誰的氣概。倘若此改變為真,台灣長期摸黑的能源政策終有機會出現曙光。

 

  政府正大張旗鼓地推動同溫層式政策宣導的「能源轉型白皮書」,不如花些時間,好好咀嚼這份民調的弦外之音,畢竟台灣沒有另一個30年可以再虛耗下去了。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中舜

資料來源:2018年04月25日 04:12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