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兩強開火?專家解析觀察重點

  美國政府宣佈依據301調查認定結果,將對原產於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後,中方也提出最新還擊計畫。美中兩國為可能引發貿易大戰火上加油,震撼全球市場,但局勢將如何演變?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WTO及RTA中心副研究員顏慧欣(見右圖)接受本報專訪時,作以下回答:

 

如何解讀中美雙方昨日公布的加徵關稅清單?

 

  A:美國在4日凌晨公布針對「301調查」對中國徵稅的產品清單,中方也不甘示弱,數小時後亦公佈將對美國106項商品的加徵關稅清單,可看出雙邊的過招愈來愈尖銳。美方的清單中,是依循川普上任以來加強對中國反制的一貫政策,尤其清單涉及諸多電機、電子機械等工業產品,都是美中貿易逆差較大的領域,同時也是川普上任後,對中國明顯增加反傾銷、平衡措施貿易救濟措施的領域,美方目前似先以解決美中逆差或強化美國國內產業保護為主。

 

  至於中方針對美國大豆、汽車、飛機等產品加徵關稅,可說已將產品懲罰關稅的底牌亮出。但中方在公布清單時加註:「最終措施及生效時間將另行公告」,因此解讀上中方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其商品加徵關稅是否定案,再行決定。可見在雙方報復關稅正式實施前,雙方都僅是「備戰」,但貿易戰還不算真正開打。

 

  中國在國際上自詡為一個多邊規則的「奉行者」,不會主動對美國「開戰」,昨天公布清單也是為了回應美國301清單,中國所有的回應,都會先尋求WTO的支持,亦即其策略會採取有WTO法理依據的被動反擊。一旦美國確定對中國進口產品實施關稅制裁後,中國才會在WTO基礎上對美國訴求報復。

 

中美未來協商談判的可能發展?

 

  A:目前雙邊的清單都還未正式實施。以美國來說,要先徵求公眾意見後5月中再舉行公聽會,可能6月初才實施,過程大約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同時間,美國也在3月23日時,已就美、中「強制技術移轉」爭議,即「301調查」核心糾紛提出WTO諮商請求,諮商程序約進行60天,但因為雙邊諮商內容不公開,討論進展外界不得而知,大約到5月底時,美國視諮商結果才會拍板決定301是否落幕。我認為,中美兩國解決301戰線不僅是雙方這兩份產品清單的大戰,另一管道是在WTO。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301調查」,川普對美國行政部門共有三項要求:一是公布報復關稅清單;2是對此問題向WTO進行提告;3是要求美國財長公布限縮中國在美國與科技有關投資的因應措施。由此來看,要解決「301調查」的美方控訴,目前美方產品清單尚未對症下藥,因此可能藉由第三點來處理,也就是防範美國技術被不當竊取。在報復性關稅以外還未公布的這部份,可能才是處理301問題的關鍵,也是未來的觀察重點。

 

資料來源:2018年04月05日  工商時報 
記者: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