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淳:《名人TALKS》供應鏈重組 台灣的戰略

  亞太經合會(APEC)有廿一個經濟體,高峰會上每個領袖能發言時間有限,常會去蕪存菁只談最重要議題。於是上個月張忠謀先生以領袖代表身分提出全球供應鏈改變的警語,代表著台灣對此趨勢的高度擔憂。目前看來,部分擔憂將會成真,部分則仍有改變的可能。

  張忠謀指出,全球供應鏈應該繼續維持過去由各國依據「相對優勢、自由貿易」的經濟效益來決定結構,讓時光倒流對大家都不利。

  全球供應鏈發展至今約莫六十年,當時美國電子、紡織等為與日本競爭開始外移墨西哥、台灣,台灣更設立加工出口區作為歡迎的配套。過程中帶來資金、就業,也將生產技術及設備移轉給協力廠。隨後美商更逐漸改為由台商代工生產即可。中國改革開放後,台商、美企發現新大陸,開始將供應鏈移轉對岸;這股熱潮在中國於二○○一年加入WTO後更為明顯,世界工廠儼然成形,不少供應鏈也由「在台灣製造」變成「由台商製造」的結構。

  時至今日,從半導體、資通訊、電子、紡織到運動用品汽車零件,台灣仍是全球最關鍵的代工供應商。全球筆電八成由台商組裝、美國有超過九成的運算半導體需求來自台灣。

  物極必反。過去半年美國正式啟動重組政策,主要想改變二個依賴問題,第一要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第二要降低對「進口」的依賴。美國將此工程取名為「關鍵供應鏈檢討」(Critical Supply Chain Review)計畫;歐盟也有類似政策,稱為「開放性戰略自主」(Open Strategic Autonomy)。

  前者起因於美歐重新定義與中國的關係。當雙方從「戰略夥伴」變成「戰略對手」時,供應鏈高度集中在對手家裡(例如美國人每年購買的三千萬支以上iPhone,全部是鄭州製造),就會從過去的「效益最佳化」地點變成「風險最大化」的來源。第二個依賴既是美國對產業外移後社、經衝擊的回應,也因新冠疫情導致供應鏈「斷鏈」的不安全感而加速,於是醫衛、半導體等關鍵物資成為首批檢討對象。

  要達到「戰略自主」,美歐推動的共同重點有二,一是關鍵產業本土化、二是強化與可信賴夥伴的供應鏈聯盟。過去供應鏈的據點布局決定是按經濟法則;未來結構調整除分散地點提高韌性外,還會參雜更多「安全、可信賴」這些定義流動又不易掌握的要件,台商備感憂心完全合理。

  美歐共同拉扯供應鏈,重組甚至時光倒流已難避免。所幸供應鏈拆解重組很耗時,因此還有提早準備因應的空間。第一個準備,是大家擔心的「一個世界、兩套產線(系統)」的變局難以避免,不過目前只侷限於少數先進技術及製程(例如先進電池及半導體)領域,多數成熟技術供應鏈,台商應可維持「同一技術、服務全球」的現狀。第二個準備是「台灣生產、供應全球」的結構需要調整,「在當地生產」比重會明顯提高。

  第三個準備是透過公私協力,提高台灣及台商是「安全、可信賴夥伴」的資格條件,確保重組過程中台商不會被插隊丟包;這些條件包含確保赴各地投資的台商能夠取得公平待遇、在台灣生產不會斷鏈的承諾等。第四個準備是對台灣衝擊的因應,必須加速檢討我國第二波產業外移後的影響及因應之道。

作者:李淳╱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
資料來源:2021-08-23/聯合報/A8版/財經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