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經院公布半年營運展望:缺料缺櫃成本漲嚴重侵蝕利潤

中經院今天公布「2021年上半年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雖然製造業與非製造業上半年都較去年下半年營運佳,但是非製造業擴張速度已經出現大跌,尤其製造業與非製造業都面臨採購營運成本上漲挑戰;展望下半年,因為缺料及航運成本上漲,採購成本上揚依舊是最大難題,製造業預估利潤率指數掉到50%的持平水準,非製造業更預估利潤率較上半年持續下降,指數跌剩40.0%。

中經院表示,與2020下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已實現資料顯示,製造業營業狀況與利潤率都比下半年好轉,營運狀況及與利潤率分別為67.6%及51.7%,但擴張速度都放緩,製造業持續面臨成本上漲挑戰,採購價格指數躍升21.7%91.7%,平均採購價格已經較去年下半年增加%13.62%。

內需非製造業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衝擊是五月中旬以後,因此整體營運狀況較去年下半年好轉,但擴張速度大跌接近20個百分點,而且上半年利潤率已轉為下降,指數低於50%,而且廠商連續兩期回報,採購價格營運成本持續上升,平均營業銷售成本較上半年增加 7.08%。

展望下半年,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雖然製造業廠商預期今下半年營運狀況持續較上半年佳,營運狀況擴散指數達到62.1%,但有超過三成業者預估利潤率將較上半年差,利潤率擴散指數僅有50.8%,非常接近持平水準,預期全年營業收入及產能利用率分別較將上半年增加10.31%、51.18%。

張傳章表示,雖然2020年相對低基期,但非製造業仍預期下半年較上半年差,非製造業營運擴散指數轉為緊縮,預估利潤率搘指數僅有40%。此外美中逕合、新冠肺炎疫情及地緣政治風險政策,已成為中長期產業議題,超過半數、54%製造業已經或計畫調整投資或經營略,選擇多元配置或多角化策略降低風險。

他說,製造業前三大策略依序為開發次要供應商、分散製造全球布局、開發新產品或多元化產品。其中電子暨光學與交通工具產業,有50%業者選擇分散製程全球布局,超過七成的交通業者則則布局短鏈策略,降低運輸物流風險。

張傳章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約有20%業者反映有購併聯盟或出售部門趨勢。以製造業為例,有併購聯盟業者中,超過六成業者勾選策略聯盟形式,且整合對象以垂直供應鏈上下游最多,超過七成表示聯盟併購主要動機是進入或擴大新產品領域例如發展自駕車、人工智慧等。

至於未來產業投資擴產議題,全體製造業有35.8%業者目前已經達到最佳或最大產能,其中高達表示66.3%已經或計畫新增產線或產能,而且接近八成投資地點都是以台灣為主,且超過五成表示最快量產時間在2021年。

不過,製造業與非製造業仍分別六成左右廠商反映因「供應斷鏈或原料缺貨」、「訂單或服務需求量不足」與「貨運不暢、缺櫃」。疫情致使人員調動不暢」致使產業「無法」達到最佳/最大產能或營運服務能量。

在存貨政策與下單策略部分,中經院調查,與2020下半年比較,今年上半年製造業中有54.7%已經或計畫增加存貨,平均增幅為11.7%,主要動機就是因應供應鏈風險可控難度加大、原料價格高漲及航運交期拉長。但是因為產品及需求出現結構性改變,而中長期拉高存貨業者只有16.6%,顯示中長期需求改善仍不明確。

在漲價頻率及轉嫁能力方面,中經院調查顯示,製造業廠商超過95%其主要供應商有調漲或預告漲價,其中超過七成反映其供應商已調漲並預告漲價。

張傳章表示,漲價在製造業是可全部或部分轉嫁的。面臨漲價業者中,有八成表示約半年內轉嫁,一成表示可完全轉嫁,只有10%表示沒辦法轉嫁。不過內需非製造業者,則相對沒有轉嫁能力,有51.5%供應商已漲價或預告漲價,其中近二成表示完全沒有轉嫁能力。

在三級疫情及警戒下,製造業預估在第二、三季,營收或業務平均減幅約1%,影響相對輕微;非製造業業者則有8.2%全部或部分暫停營業,並有1.8%公司全面停止營運,非製造業更估計第二、三季營收或業務量減幅達10%,其中住宿餐飲及旅遊休閒產業等產業減幅更高達四到五成。

展望未來一年,製造業及非製造業都認為營運及展望將較目前佳,擴散指數分別為64.6%、51.7%

資料來源:2021-07-23 12:12 聯合報
記者:陳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