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融座談/溫麗琪:拚碳中和 快訂定法規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指出,台灣現階段要趕上國際碳中和目標,在沒有綠能市場下,要趕上是非常困難,建議部會必須要通力合作,政府建立法制,明確提出責任目標與績效,讓大家一起動起來。

溫麗琪說,台灣過往的循環經濟就做得相當成功,資源回收成績有目共睹,成功主因在於大家都有自己的責任,例如清潔隊回收處理、企業妥善處理廢棄物,最終化為再生資源,每個階段能串聯。同樣的,想達到減碳目標,讓各階層動起來,沒有明確法制基礎很難。溫麗琪說,例如歐盟就明確提出企業活動的環境目標,包括氣候變遷、循環經濟、空氣汙染防制等,都是告訴企業要思考環境責任。對台灣,如果法規沒有要求,靠市場機制,依據中經院的研究,企業不會自己主動去做。20年前,台灣就希望建立碳排放的總量管制,但至今都沒建立。政府應該明確規範,大家才會動起來。

溫麗琪指出,永續議題已經到了迫切要做的關鍵時期,國際推動ESG,主要是因為汙染排放是經濟活動造成,要真正促成經濟活動轉型,才能根本解決問題,而所有經濟活動都需要金融,金融帶來經濟活動,假設金融業投資、融資都慎選對象,就可能解決問題。

現在全球最重要的議題,一是碳中和,另一是資源耗竭。歐盟推出的綠色新政,希望2050年時,不僅是零碳排,要對環境負起責任,可以看到很多企業在法令的要求下開始採取具體行動。

台灣不是聯合國的一分子,沒有加入巴黎氣候協議,雖然過去台灣積極推動減碳,但成效努力與國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歐盟在2030年將徵收碳關稅,若我們沒有因應的作為,對台灣廠商將造成很大的衝擊。

溫麗琪說,揭露環境資訊也有很大功效,日本當年要求企業明確揭露環境資訊,就經過七年的抗爭。不過,政府還是要去要求企業,逐步打造出永續活動標準,法制上明確要求責任原則。

資料來源:2021-03-23 02:39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