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徐遵慈:美中經貿協議對台影響

  美國川普政府為平息美中關稅戰,及為總統大選創造利多,去年一月與中國簽署《美中經濟與貿易協議》,又稱《美中第一階段協議》,中國除同意將改善智財權保護、開放金融市場外,最具體的承諾是在去年及今年,要在二○一七年自美進口金額的基準上,擴大自美採購農工與能源產品共二千億美元。雙方並預計展開第二階段協議談判,納入中國補貼、國營事業改革等結構性問題及中國製造二○二五。

  美媒近日引述研究機構彼得森研究所最新報告,評估美中協議生效屆滿一周年效果不彰,批評中國履行採購承諾進度嚴重落後,截至去年十一月,僅履行自美採購目標金額約百分之五十二,似乎認為美中協議未能保障美國利益是川普的另一項失敗政績。

  不過,美媒的分析未考慮疫情及供應鏈斷鏈等因素導致全球貿易重挫。事實上,在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中,中國是唯一自美進口未降反大增的國家,去年前十一個月自美進口金額共計一一○○億美元,高於二○一九年全年進口金額一○六四億美元。同期中美貿易逆差亦降至二八三六億美元,較二○一九年逆差三七五二億美元持續銳減。

  值得注意的是,若川普政府簽署協議的最主要政治目的是希望中國擴大採購美農產品,為川普選前造勢及贏得農業州選票,則確實已發揮效果。美中在去年八月召開第二次協議履行諮商會議後,美貿易代表署曾發布聲明讚揚。去年八月後,中每月自美進口金額均超過一一○億美元,十月與十一月單月金額更超過一四○億美元,是最高紀錄。

  第一階段協議建立美中經貿事務的談判與運作機制,美中成立「貿易架構小組」與「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辦公室」,定期進行雙邊協商,迄今已召開兩次半年期檢討會議,由美貿易代表署代表賴海哲與中國副總理劉鶴出席。

  一般認為,拜登政府上任後應會持續美中協議運作,以監督中國履行智慧財產權、開放金融市場與規範匯率及擴大對美國採購等義務,另一方面亦可施壓中國深化結構性改革,延續對中科技管制措施。若美中協議持續,意味美國短期內將不會取消目前對中的懲罰性關稅,對台灣將有重要影響。

  據工商協進會去年底委託中經院的研究,中國擴大採購美產品並未影響台灣對中國出口,主因美台對中出口結構不同,並非競爭關係,如我對中出口主力為積體電路,美則對中出口半導體設備;美中出口智慧手機,我則出口手機零組件等。然如拜登政府維持對中國關稅,將衝擊我對中國出口及在中國投資的台商。更重要者,如拜登政府維持或擴大科技管制,我對中出口將受牽制,恐將促使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加速自主發展,未來對我科技產業挑戰日深,當前我對中出口半導體強勁趨勢是否得以持續,抑或恐淪短多長空,值得各界重視。

作者:徐遵慈/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2021-01-26 02:2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