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名家觀點》拜登對美中貿易戰的策略

美國選舉終於底定,川普在萬分不情願下也要下台。拜登上任後將面對耶誕節後疫情可能再度升溫,經濟更加疲弱的挑戰。美國經濟自2020年第2季已經連續二季負成長,第4季也不樂觀;11月失業率雖已降至6.7%,但仍較疫情爆發前高出近3個百分點,情勢依舊嚴峻。拜登會以內政為優先,對外經貿議題雖並非其首要任務,不過延續已久的美中貿易戰仍將會是關注焦點。

拜登競選時曾批評川普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措施,認為對美國產業並沒有幫助,也增加美國消費者負擔;而在大陸實施報復關稅下,對美國出口也造成負面衝擊。所以預期拜登可能會透過談判縮減雙方課稅範圍。不過拜登在當選後已經改口,強調不會改變對中國大陸懲罰性關稅範圍。

拜登政策改弦易轍 ,主要是避免引起不必要紛爭。川普雖然敗選,但仍然獲得7,400萬普選票,較前次大幅增加1,100萬。川普許多政策不得人心,但對中國強硬立場,是獲得過半人民認同,支持度最高的政策;特別是在鄉村地區普遍認同川普的中國政策,此次川普在鄉村地區仍維持高得票率。拜登強調民主黨必須努力縮短與鄉村落差,以爭取更多支持,所以先不會降低對中國大陸課徵關稅範圍。

拜登未來也不會縮減對中國供應鏈的圍堵,以免被扣上對中國軟弱的帽子。特別川普政府在下台前夕,又將中芯在內的約60家中國企業或個體納入實體清單,大幅增加對中國制裁範圍,拜登仍會繼續維持。

拜登政府對涉及國安的科技領域更不會鬆手。事實上,過去雖曾有呼籲美中應建立所謂G2的合作機制;但在川普時期雙方在多項政經議題的扞格,再加上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衝突不但使合作破局,甚至提前分道揚鑣而走入敵對競爭關係,未來此態勢基本不會改變。

但是與川普最大不同是拜登認為美國必須接受中國經濟興起的事實,從全面對抗轉為選擇性競爭,並與中國大陸建立溝通管道,兩國可能會重啟戰略對話會議。中國對此也表支持,例如大陸外長王毅曾表示中美應儘速建立對話機制。

另外根據美中貿易協定,中國大陸必須在2020年與2021年完成對美國增加2,000億美元商品及勞務採購。美中雖然衝突不斷,不過美國迄今滿意中國進度;甚至美國貿易代表署還公開肯定中國大陸在疫情肆虐下,仍然符合美國要求。未來美國會繼續監督中國執行進度,之後再考慮是否展開美中貿易協定第二階段談判。

拜登批評川普的美國優先變質成美國唯一,一方面對全球實施貿易保護措施,但另一方面卻要求盟國加入制裁中國行列而引發盟國不滿。所以未來美國不會再動用國內貿易法,例如201及232條款貿易保護措施,對台灣威脅可望降低。

另外美國會在供應鏈聯盟及先進產業領域,積極推動跨國合作,台灣應向美方提出更具體的合作建議,以在技術發展、市場開拓或是供應鏈連結上都能有突破。

美中貿易戰使得今年1-11月台灣對美國出口460億美元,成長約9%,占總出口比重也增加為14.7%;而在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帶動下,台灣對中國(含香港)出口1,367億美元,大幅成長14%,占總出口比重也上升至43.8%。在全球貿易衰退中,台美及兩岸貿易成為少有的亮點,台灣未來必須有效維持以及加大槓桿效果,才能確保成長動能。


來源出處:經濟日報
作者: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