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孟俊:關注中國雙循環與新基建之持久戰

  面對美中貿易戰及全球肺炎疫情蔓延,地緣政治加劇的情勢下,中國大陸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之際,中國大陸擬以「持久戰」角度因應此一變局,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除可更好地保障其內部經濟安全,同時亦能持續拓展對外發展空間。

  預計來年開局的「十四五」規劃(2021-2025),將會以「雙循環」做為主要發展戰略,透過強化內部經濟循環功能,進而形成一套融入國際經濟的新循環體系。

  中國大陸為降低對外部需求不振和供應鏈倚賴的影響,維持其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雖名為雙循環戰略,但實質更側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加強其經濟的「自體循環」。

  尤其提升自主科技創新能力,在國內建立完整的原料、生產及銷售等產業鏈;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也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形成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讓國內、國際循環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關係。

  探究中國大陸推動雙循環戰略的關鍵,在於如何釋放其內需潛力,促成經濟轉型、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無疑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是關鍵面向之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也正積極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藉以搭配「雙循環」戰略。所謂新基建不同於傳統「鐵公機」等傳統基建模式,主要可歸納為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及創新基礎設施等三大面向,涵蓋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AI)、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高鐵及軌道交通等七大領域。

  「新基建」政策之目的,在於提升自主科技創新能力,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和硬體支援。預判將有助於推動國內大循環、平衡區域發展,加速經濟社會的數位轉型,亦有提升供給與需求品質,轉變經濟發展動能的效益。

  然而,中國大陸推動雙循環與新基建戰略,仍有其困難與挑戰。首先,發展國內大循環須有區域融合與自由市場效益的前提,即要解決地方保護主義、打破產業壁壘及國企壟斷等不利流通的障礙。尤其中國大陸各地區城鄉差距與民眾收入不平衡問題,可能導致實際可釋放的消費潛能不如想像的大。

再掀紅色供應鏈替代潮

  其次,美中磨擦衍生海外科技交流減弱,墊高產業科技開發成本,以及減緩技術升級進程等可能問題。加上新基建多屬高度資本傾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又被中國大陸內部輿論視之為公共財,故初期必然需高度仰賴地方政府的專項債,但新基建屬新興產業領域,前景不確定性高,連帶地投資風險也高。加上中國大陸各城市間資源過度競爭,恐重複投資導致資源配置浪費,造成產能過剩等惡果,更嚴重是存在引爆地方政府新一波債務危機的可能。此外,新基建多由央企與大型地方國企主導投資發展,中小型民企發展空間受限,此恐加劇「國進民退」與衍生市場壟斷等問題。

  綜合而言,中國大陸「雙循環」結合「新基建」的發展戰略,將使其經濟發展模式迎來新一波調整。如果獲致成效,中國大陸將擁龐大的消費內需市場、全產業鏈發展及科技能量優勢。此將顯著轉變國際產業生態和全球經濟格局,可預判不僅衝擊兩岸經貿分工模式,更有誘發我國產業或台商全球再布局的可能。

  對台商影響方面,需關注中國大陸雙循環與新基建戰略的實施,恐掀新一波紅色供應鏈進口替代潮,因應此一變局將成台灣科技產業重要課題。若以中國內需為導向的台商企業,在面臨中國大陸更強烈的競爭之餘,亦可能被迫加速融入其紅色供應鏈,或加速建立服務當地客戶為主的供應鏈關係,將加速深化其經營當地化。

  另一方面,以中國以外市場為導向的台商,也會加速移轉部分產業回台或更多元布局其他海外地區,此將成為新型台商轉型升級與深度國際化的契機。綜合言之,在「雙循環與新基建」戰略推動之際,全球供應鏈正面臨解構與再重組階段,我國產業有必要及早策略布局爭取關鍵一席之地。

作者: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 所所長/劉孟俊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