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淳:RCEP內涵沒有外表耀眼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昨天終於簽署。表面上RCEP無比巨大,15國人口逾20億,貿易額跟GDP都占全球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區域。乍看之下,加入者一起升天,排除者跌入地獄。但果真如此?
  
  關鍵在細節。初步拆解RCEP可發現,其內涵可能沒有外表耀眼。依據RCEP之前公布的資訊,零關稅比例可達92%。但這句話很有玄機,因為以日本為例,其農產品五大聖品(稻米、麥、牛豬肉等)都不降稅,平均農產品零關稅比例只有六成,比起CPTPP的九成差太多,而且原來「零關稅達92%」是老闆的話術,指的只有製造業,不包含農產品。又很快掃了一下文本,發現談了八年,東協十國及中國大陸最終還是沒開放政府採購市場,令人失望。
  
  因為RCEP有二個性質,一是現有「東協加一」協定的升級版,一個是建立中日韓自貿關係。對台灣影響也分兩軌,一是在東協市場面對中日韓的競爭有無改變,另一軌則是在中國市場面對日韓的競爭有無升級。
  
  在東協市場,過去十餘年來,業者面對東協加一FTA,已經歷過一段痛苦的調適期,目前看來腳步稍微站穩,加上目前我國出口到東協已有約77%產品也可享有零關稅,因而出口東協重要市場的占有率,這幾年不但沒下滑還緩慢增長。根據資料,RCEP的平均製造業產品零關稅比重,會從原來FTA的90%升級92%,對台灣整體影響有限。目前還沒時間精算,但額外消減2%產品的關稅,若涉及鋼鐵、電機、紡織、塑化等我國原本就跟中日韓纏鬥的產品,仍然有殺傷力,要協助因應。
  
  另一軌在中日韓部分,是這次RCEP對我國主要影響所在。在RCEP框架下,中國大陸與日本,日本與南韓這兩個現在無自貿關係的國家因此建立自貿關係。日本也發布官方說明,未來日本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零關稅製造業產品,會從8%增加到86%,但要分十年才會達到。台灣現在出口中國產品已約有七成零關稅,重點在剩下三成要繳關稅的產品,就會面對來自日、韓的潛在挑戰。例如立式工具機,目前我國是中國大陸第二大工具機進口來源,跟日本一樣面對9.7%關稅,若日本關稅降為零,衝擊就很可觀。所幸,中國大陸RCEP承諾,還是將立式工具機排除降稅,日本關稅維持9.7%不變。但這樣並不能讓業者開心,因為我國面對中國本地業者的競爭衝擊並未因此改變,充其量不會因RCEP而背負受敵。
  
  事實上,根據日方官方說法,RCEP對日本在中國大陸市場受益最大的產品,是汽車與零組件,這對台灣影響比較小,因為並非台灣主力競爭產品。
  
  RCEP絕對有衝擊,對東協市場的衝擊較小,在中國、日本市場影響比較大。不過事前大家就研判RCEP自由化程度不會太高,經初步分析實際上也是如此,因而有衝擊不能鬆懈,但也不用過於緊張。
  
  筆者從過去參與ECFA一路走來的經驗顯示,改善兩岸關係也無法獲得支持加入RCEP。過去馬總統時期,曾一度跟馬來西亞的FTA稍有眉目,立即被中國駐馬大使公開警告馬國不要妄動後告吹。一國都不行,何況是15國?面對衝擊,我們還有不好走但可行的路可走,包含持續升級拉開價格差距、輔導業者重新落地東協生產、加入CPTPP以及全力參與以「信賴、志同道合」為條件的下世代供應鏈等,可以繼續努力。
  

作者:李淳/中經院WTO與RTA中心副執行長
資料來源:2020-11-16/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