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悲情! 4成中小企業活不過5年 經濟部公布白皮書

【于國欽/台北報導】

經濟部昨日表示,台灣企業發展趨向M型化,資本額二億以上的大型企業與一百萬元以下的小企業,連續四年顯著成長,乍看之下,市場雖然生機無限,但是依據調查,竟有四成中小企業活不過五年。中小企業存活率連續三年下滑,政府將修訂中小企業發展策略,加強輔導以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優勢。

經濟部昨日公布「九十六年中小企業白皮書」,這份報告指出,中小企業在創業的前五年,經營相當不穩定,但多數均能撐過兩年,可是邁入第三年後,真的要很拚,否則很容易就被淘汰。

這份報告引述財稅資料中心的資料指出,在九十五年的一二四萬家 中小企業裡,經營超過五年的家數比率降至六一.九%,較兩年前降低一個百分點,存活逾十年者,僅有四二.一%。

反觀大企業經營逾五年者所占比率升至八一.五%的歷年最高,逾十年者也直逼六成。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副處長黃文谷表示,四成中小企業活不過五年,主因中小企業規模小,資源有限,面臨國內內需市場萎縮,無力長久經營,又不知如何開闢海外通路,在愈來愈競爭的環境下,中小企業 好像在汪洋中的一艘船,當風浪一來,比較容易被淹沒;近年來街邊的餐飲、服飾店經常開沒多久便結束營業,反映的正是白皮書上所敘述的現象。

企業發展趨向M型化

除規模小、競爭者多,中小企業資金取得也比較困難,中小企業白皮書指出,經過政府推動辦理中小企業放款後,中小企業裡認為資金取得有困難的比率已由前年的三成降至目前的兩成,但仍高於大企業。

中小企業處指出,國內企業發展亦趨向M型化,依據統計,近四年資本額逾兩億以上的大企業家數由六千二百家升至六千八百家,而資本額不到一百萬元的小企業則由七十三萬多家升至八十一萬家,產業有逐漸兩極化的發展。

政府將繼續加強輔導

黃文谷表示,面對這樣的競爭環境,中小企業若能獲得輔導,存活率將可大幅提高,自八十六年育成中心成立以來,總計進駐了二八一七家中小企業,進駐前三年存活率超過九成,遠高於整體中小企業的存活率,有鑑於此,政府未來仍將繼續協助業者進駐育成中心,以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力與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