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淳:【美豬牛進口】讓「科學」拔掉走向國際的魚刺

  困擾台灣10多年的美豬美牛問題,終於要回歸國際標準開放。食安問題一向敏感,反對聲浪自然照舊四起。因而大家都想知道,明知有阻力,為何小英總統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推動?又對台灣有何短期及長期意義?

  先整理一下事實。台灣早已開放各國豬肉進口,只是針對「萊克多巴胺」這種瘦肉精的殘留要求零檢出。過去幾年平均自加拿大、歐盟及美國進口豬大約在8萬公噸上下,約佔整體豬肉市場的10%而已。這是因為進口豬必須冷凍再解凍,不容易跟國產豬競爭。因此,未來擴大開放美豬後,首當其衝的可能是其他進口豬,而非國產豬,且自今年起,我國擺脫疫區身分可恢復出口,也降低了國產豬的部分壓力。

具美值得信賴夥伴條件

  開放美豬後似乎沒有進口暴增的可能,讓美國重要人士這幾天源源不絕的掌聲顯得突兀。從美國副總統、國務卿,到商務部、農業部等,都在第一時間發聲,肯定此舉不但是美國農民之福,更有助於台美經貿關係的深化。國務卿龐皮歐(Pompeo)指出,「這為深化美台經貿關係打開了一扇大門」,連傳聞若拜登當選將成為下一任國務卿的資深顧問布林肯(Blinken)也發文表示,台美可有更堅固的經濟關係,來支持雙方共享的民主價值及區域和平穩定。

  為何開放美豬美牛,能讓現任及潛在國務卿都迅速、正面回應?真正的原因可能在這個行動反映出台灣願意改變過去以「政治」而非「科學」作為檢疫標準的決心,具備成為美國所謂「值得信賴的夥伴」(Trusted partner)的條件。

  其實台灣在大部分領域都已經與國際高度接軌,只有在檢驗問題上常與各國發生紛爭(例如日本核食也是類似問題)。國際規則的要求是檢驗檢疫標準原則要按國際標準,若想更加嚴格,則需要科學證據來支持其必要性。但過去敝國的做法,常常是「既不按國際標準,也不提科學證據」,就是按感覺、憑經驗辦事。這個習慣不改,很難說服美日歐澳等國家,證明台灣是一個遵從國際制度,願意跟大家一起合作的夥伴。因而由總統出面,展現改變的決心,或許才是美國振奮的主因。

  當下的時間點非常關鍵。過去3年以來,先有貿易戰後有疫情,全球供應鏈加速了變革的速度。去年美國超越香港,再度成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佔我總出口值14%。雖然距離第一名中國仍有差距,但美國前次作為我第二大出口市場,已是30年前的事,因而這樣的改變反映出一個新世代即將到來。

  此外,台美雙向技術合作、投資及人才交流也持續增溫。因此,若這次改革果真能為美台經貿「打開一扇大門」,特別是啟動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對支持下世代台美經貿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最近幾個月,美國又開始力推醫衛供應鏈回流、全球5G乾淨網路及「經濟繁榮網絡」(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計畫,而日本也聯手印度、澳洲,規劃「供應鏈韌性計畫」(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itiative),兩者的目標都在於尋找可信賴的國家,共組新的供應鏈網絡,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台灣(以及海外台商)原本就是這些供應鏈的重要成員,如何掌握巨變的契機,至少確保不要落隊,產業有興奮也感焦慮。

按同標準要求台豬出口

  台商競爭力夠,過去打入供應鏈多半靠自己的實力與打拼。然而近年來日商、韓商甚至陸商等主要競爭對手,都仰賴其政府加入各種經濟整合協定或國際計畫而獲得更多幫助,但台灣遲遲找不到入口,這種立足點不平等使得產業的憂慮感持續加深。台美FTA的簽署或其他美國計畫的深度參與,不只有助於台美經濟關係深化,更是「台灣ready」的最佳證據,有助於加入如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或供應鏈韌性計畫,效益不會只限於台美而已。

  按照國際標準檢驗,本來就是台灣的義務;善盡義務之餘又能換得供應鏈連結的確保及國際出海口,是當下台灣所需要的政治智慧。我們建議政府能繼續按照相同的「國際標準、科學證據」原則,作為處理日本核食及其他各國糾紛的的基礎,陸續拔掉阻礙台灣走向國際的魚刺。

  同理,我們也才能更大聲要求日本及各國依據國際標準,開放我國豬肉及水果出口。與此同時,國內配套要到位,包含強化邊境查驗、完善科學分析,落實清楚標示等,以確保國人食安。

作者:李淳/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
資料來源:2020/08/29 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