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專家觀點-產業發展戰略關鍵 建立經濟泡泡聯盟

  全球產業鏈近兩年面臨前所未有的巨變。中經院經濟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顏慧欣表示,從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台灣廠商一直在變動中摸索前進的方向,而疫情後更加速產業供應鏈朝向「韌性的再平衡」,也就是多點分散的短鏈化布局、提高庫存,甚至必須在中系、美系選邊站隊。

  顏慧欣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隨著中美貿易戰進入長期抗戰,市場不可預期的變數增多,不少原抱持觀望態度的台商決定主動出擊。一方面尋找替代地點以分散風險,在去國家、去區域的「去集中化」之外,廠房小型化儼然成為趨勢。另一大變化,則是重新思考安全的庫存水位,過去為降低成本而採取的即時製造、減少庫存品的發展戰略,也面臨重新調整。

  顏慧欣並點出,夾在中美強權競爭下的台灣產業鏈,選邊站隊的壓力也愈來愈大。如美國近期額外推出的出口管制、要求台積電赴美設廠等,雖目前只有半導體龍頭企業被迫表態,卻顯示出在疫情「助攻」下,美國要求「去中化」的步伐正在加速。

  另一方面要注意的是,不僅美國推動「去中化」,中國也正在「去美化」。對中國來說,此刻無法利用美國技術、又還未能自主研發之前,台廠和韓廠自然成為重要的替代與支援對象。但要建立自己的戰略核心產業,本地化、「去美化」亦成為趨勢。

  在此脈絡下,各產業已感受到「落籍」中國的壓力,也就是過往研發放在台灣、僅在中國生產的模式恐將行不通,必須「在地化」、「成為自己人」才能確保安全可控。顏慧欣強調,中美間的防火牆愈築愈高,產業鏈一旦選邊押寶任何一方,「就很難回頭了」,必須及早思考因應之道。

  從政府的角度來說,為了避免企業因為選邊站而加速出走,顏慧欣指出,可以仿照「旅行泡泡」的概念,進一步延伸為「經濟泡泡」(Economic Bubble)。凡是納入這個泡泡中的盟友,除了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無虞」亦包含穩定的供貨,此一經濟安全的聯盟,成為台灣下一步重建產業發展戰略的關鍵。

資料來源:04:102020/06/25 工商時報
記者:黃欣 、 李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