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名家觀點》海南自貿港 另類的一國兩制

  近年來中國大陸先受到美中貿易戰衝擊,除了被加徵關稅外,也被美國全力圍堵;不但世界工廠地位岌岌可危,更被美國有計劃的由全球供應鏈中排除。新冠肺炎更是重創大陸經濟,2020年第1季經濟負成長6.8%,再加上香港反送中衝擊,大陸經濟面臨空前挑戰。

  特別是新冠肺炎使得大陸成為眾矢之的,在國際益顯孤立。中國大陸最近調整其經貿政策,除了短期紓困政策外,為了提振疫後經濟,公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為一大亮點。大陸慣於利用特區發展經濟,由改革開放早期最成功的深圳特區,以及目前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目前全國共有約2,500個各式特區,約占全球半數。海南自由貿易港無論在推動項目及範圍,不但超過以往大陸的自由貿易港,更為全球開放水準最高的自由貿易港。

  海南自由貿易港是將比台灣略小的海南島視為一特區,是全球面積最大的自由貿易港。區內共有11個重點園區,涵蓋範圍包括大陸目前「新基建」下5G基站、特高壓系統、高鐵和軌道系統、新能源汽車設備、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等領域,也包括航天、生技、物流、新農業及金融開放;再加上未來產品零關稅,特定區域加工價值超過30%輸往大陸內地零關稅,以及個人稅率上限15%等優惠制度,競爭潛力不容忽視。

  由於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特別地位,並預計在2025年啟動全島封關,也引起不少質疑,認為中國大陸利用自由貿易港的設計,將大陸內地與海南島「一國兩制」,違反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單一關稅領域的原則。而在另一方面,大陸通過香港國安法,雖然由此無法斷定香港將走向一國一制,但在美國又宣布將取消對香港經濟特殊待遇,已經大幅削減香港的優勢。

  海南島的特殊化與香港的正常化,很難不聯想,大陸意圖以海南取代香港。雖然2019年海南島人均GDP僅有8,200美元,大約只有香港的六分之一,在大陸各省排名在後段班,在沿海省分只高於廣西。海南島在1988年設省時曾有20年追上台灣的雄心,但之後發展並不順遂;長期產業發展落後、人力資源及基礎建設均有不足,短期不可能撼動香港金融及轉口貿易的地位,但在政策大力支持下仍具有競爭力。

  中國大陸也會強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除了促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 )及早日到位外,最近大陸官方也表達加入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協定(CPTPP)的意願,未來對於海南自由貿易港,也有加分的作用。

  加強建設海南顯示大陸試圖在反中國化及反全球化的浪潮中逆勢突圍;海南自由貿易港會使亞太生產區位移轉、供應鏈調整、資金流及人流產生變化。面對此新情勢,台灣應評估目前台灣各自由貿易港區績效,特別是與海南島距離最近,最具競爭關係的高雄自由貿易港,由興利的角度進一步調整功能,甚至可進一步開放以突顯台灣優勢。

  多功能高優惠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搭配其區位優勢,也將取代大陸內地省份,成為前進東協新跳板,並會吸引東協企業進駐。台灣在東協又增加了一競爭對手,再加上大陸在東協國家影響力普遍高於台灣;所以應盤點目前新南向政策措施,並針對目標市場特性截長補短,才能有效因應變局。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
資料來源:2020-06-23/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