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溫麗琪、黃敏瑜:《觀念平台》綠色金融下 日企的「永續通關密語」

  2019年佔據新聞版面的眾多議題,從氣候少女、塑膠垃圾、森林野 火,明顯警告我們,地球永續發展挑戰已成為越來越不可能的任務, 特別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消滅污染方面,各國目前的公共預算 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和地球復育所需相差極大。台灣也不例外,光是 不法事業廢棄物丟棄所造成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就需要百億以上的資 金,更不要說是水污染防治,下水道接管等減少環境風險的重要建設 ,資金需求更是千億以上,因此,公共預算甚至徵收環境費都無法真 正有效解決問題。

  如何靠政府與民間合作完成永續發展目標?歐盟的「綠色新政」非 常強調「法制標準」和「綠色金融」。一方面,以「法制標準」讓所 有的個人、企業瞭解其永續責任與義務,改變行為;另一方面,以「 綠色金融」創造真正的循環經濟,包括「赤道原則」、「責任投資」 、以及「責任保險」等觀念,已經在民間創造了永續發展投資、席捲 全球的「環境與社會治理」(也就是ESG)浪潮。企業在這股浪潮下 ,再也無法置身事外,更必須要有效對投資人說明其永續治理之道; 也就是在經營策略中納入與環境有關之機會與風險並明確化環境資訊 的揭露,以爭取投資人的目光。

  為此,日本因「男性休育嬰假」引發社會熱烈討論的最年輕環境大 臣—小泉進次郎也積極參與,其過去除相當關注永續發展議題,也相 當積極出席環境相關國際會議發表談話。小泉進次郎要求環境省為使 ESG概念在投資決策制定的過程中更受重視且更為普及,在2019年創 設了「ESG Finance Award Japan」,共分為投資、融資、金融服務 、債券、環境永續企業等5個範疇進行評選。其中ESG Finance Awar d Japan的環境永續企業評選將積極表揚採取環保相關措施的環境永 續上市企業,與台灣循環經濟獎的內涵一致,都是希望企業能夠環境 好、經濟也好。

  值得國人關注的是,小泉進次郎身為環境大臣,卻深知環境金流的 重要性,特別是環境及永續議題所涵蓋的複雜與不確定性,常常讓企 業「環境永續」的工作成為挑戰!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如一個企業僅 僅更換節能設備、徹底執行垃圾分類或汙水處理就足以被稱為環境永 續企業嗎?因此,日本環境省於2019年公布了一份關於「環境永續企 業」評估標準與觀點的文件,不但支持綠色金融,更重要的是,它將 「環境永續企業」明確定義為:企業以提升企業價值為目標經營戰略 ,釐清與環境有關之重要機會與風險、確認企業的短、中、長期價值 創造能力、並有實質影響之環境相關機會與企業價值產生鏈結,對環 境產生正面價值。

  然而,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在實務上評估出一個企業是否環境永續? 日本也提出四項具體原則,包括:第一,企業必須清楚釐清其環境相 關風險、機會、與戰略,並制定中長期計畫且有策略的經營目標。這 可從企業公布之有價證券報告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企業永續報 告書,或是企業官網上即可獲得相關資訊。第二,企業應有明確的績 效指標,特別是為避免企業對環境議題的重視淪為抽象的呼籲,日本 審視企業是否在氣候變遷、水資源、生物多樣性、資源循環、化學物 質的污染預防等各項目,設定具體KPI,並分析該企業的執行績效; 不僅如此,也追蹤企業每年的績效變化,與同業比較分析。

  第三,企業應有明確的環境與社會治理(ESG),從經營管理階層 對環境議題的了解,在企業內部的組織體制中,創造永續經營與價值 、揭露環境資訊與投資人交流、以及進行環境相關風險和機會之管理 等。第四個原則是對企業額外的加分,也就是企業若有額外設定科學 基礎減碳目標(SBT)、宣示支持「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倡 議、以及加入RE100等都是企業正面的環境價值。

  台灣已有企業在環境永續工作上表現絕佳,包括友達建立100%水 回收零排放、三福化工創造可回收99%以上的急毒性化學產品、台南 企業結合52個團體一起做成衣回收,以及歐萊德建立100%再生能源 以及零廢棄目標的再生料製品典範等,都對環境做出了實質貢獻,並 徹底實踐環境與社會治理精神,堪稱台灣的「環境永續企業」。但要 「環境永續企業」更受重視,更為普及,國內環保署的整合性思維必 須更有效地向上提升!

作者:溫麗琪/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敏瑜/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法律研究員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名家評論   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