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明澤:新冠肺炎將再次擴大陸債務規模

  2016年開始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三去一降一補之下,大陸 產能過剩的情況有所改善,房市庫存與整體經濟槓桿率有所下降,2 016-2018年大陸整體債務占GDP的比重成長速度相對變得緩和。據國 際清算銀行(BIS)之統計,非金融部門債務占GDP比例僅由2016年的 250.0%上升至2018年底的254.6%,在2018年甚至略有下降。

 

  但美中貿易衝突爆發後,大陸為避免對經濟之衝擊,再次增加債務 累積,除了加快地方債務的發行進度外,亦擴大專項債務規模。在貨 幣政策上亦一反過去「略緊」的政策,自2018年以來多次降準,僅2 019年陸續調降三次存款準備率,使得大陸流動性再次氾濫,非金融 部門債務占GDP的比重,在2019年第一季達到260.2,較2018年底大幅 提高5.6個百分點,第二季再上升1.3個百分點,達到261.5%,創下歷 史新高。

 

  最後是2019年8月大陸改革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並引導其下降,藉以 改善其貨幣政策傳遞機制,且一年期LPR已由4.25%降至4.15%,亦使 市場利率持續有向下調整的趨勢,更有利於債務規模的擴大。

 

  2019年底,美中貿易衝突緩和,然而天不從人願,2020年1月中以 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再次重創大陸經濟。除了重創觀光、旅遊、餐 飲、航空等商業活動之外,製造業亦為了防控疫情而暫時停工,一直 延至2月中才開始陸續復工,整體供應鏈中斷所造成的連鎖效應對大 陸經濟成長率之衝擊,未來將逐漸反應。

 

  根據路透調查,今年第一季大陸GDP成長率將大幅下降至4.5%,使 得全年經濟成長率降至5.5%,中銀國際駐北京經濟分析師認為最糟糕 的情境下,第一季成長率將降至2-3%,全年降至5%。瑞銀下修2020年 大陸GDP成長率至5.4%,疫情失控將難保5%。一旦大陸經濟大幅衰退 ,當局勢必再次利用積極的財政與較寬鬆的貨幣政策,甚至再次加快 地方債的速度與擴大規模,大陸債務恐將會再度大幅攀升。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一所副研究員/吳明澤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旺報/產業政策/B3版 2020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