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本院舉辦研討會:許世明教授 - 國際醫療產業

第390次一般經濟研討會

時 間:

民國98年6月18日(星期四)下午3時30分

地 點:

本院522會議室

主講人:

許世明教授

講 題:

國際醫療產業

主講人簡介:

       許世明教授自民國85年回國服務後,擔任臺大醫學院免疫所、病理科教授及研究發展室主任、台大醫院副 院長,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籌備處執行長等職,一直負責教學、研究業務,對於醫學之人才培育和學術研究均有卓著表現,其帶領之研究團隊更能各在其領域,快速進步,享譽國際。

除學術研究的熱忱外,許教授對於國內生物醫學發展更是不遺餘力,為改善研究環境,及提升國家研究競爭力,積極投入推動成立國家新竹生物醫學園區之計畫,結合國際資源與尖端科技,展現其獨特的視野、完全無私的精神、精湛統合和行政能力、不畏惡劣之環境,堅持理想,頗獲國際生物醫學界之尊重與推崇。

許教授長期從事腫瘤診斷、腫瘤細胞生物學與病理免疫診斷之研究,有許多論著、專利及創新發明,他在病理的成就與影響,使病人得以因早期正確的診斷,而接受早期有效之治療,因此病人的生命品質得以提高並獲得重生。截至目前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近三百篇,頗獲國內外重視,並且廣受引用,其重要研究成果簡述於下:

其所發明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 是將卵白素 (avidin) 與生物素 (biotin) 特殊超強結合力之特性,其廣泛應用在免疫組織化學、ELISA、in-situ hybridization、核酸自動定序上,此項使得單株抗體及其它生物試劑,得以有效的用來幫助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研究、臨床研究和診斷,拯救許多病人的生命。這項創新突破,快速提升基礎、臨床與研究之診斷技術,最早是被世界醫學界利用在淋巴瘤與血癌的診斷,但在很快速的時間內,也被利用來幫忙各種腫瘤(如肺癌、子宮頸癌等)的早期與準確診斷。許教授這方面論文被引用已超過6,000次,顯示此一發明與貢獻,影響之深遠及其造福人類功勞之廣大,乃舉世所共睹。

在癌症分子生物學(致病機制)研究方面,許教授專研於淋巴瘤、血液(癌)腫瘤及哈杰氏疾病等癌症腫瘤方面之研究,所發表之論文,被引用次數也超過5,000次以上,足見在該領域也同樣受到世界科學界之高度肯定,更突顯許教授在此領域的權威地位。許教授其它領域的論文也被引用多次,這說明了其成就並非只局限於某一領域。截目前為止,許教授的論文之被引用已超出一萬五千次以上

在1990年,美國兩份科學雜誌 (Current Content) 和 (Scientist) 曾就二十世紀末最具影響力的100名科學家作分析研究,探討可能得到諾貝爾獎之人選。這100名科學家最基本的條件是其論文被引用超出7,000吹以上。

學術成就與學術貢獻之定義,常因學科之細分,而不易有一個可資客觀衡量之標準。目前,學界在衡量某一科學雜誌或研究者的貢獻與成就時,常以其帶給學界影響力之多寡為依據。而評估影響力之客觀標準,則當以所發表之論文,被學界眾多的研究者所引用的次數 (impact factor) 多寡而決定,以此確定其重要性與價值。許教授同時也是2003年 ISITM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台灣唯一列名之研究學者 (Clinical Medicine Category – among 215 researchers listed)。

據客觀的評估與報導,2006年8月中旬,上海交通大學公布了「200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ARWU 2006),這已經是該校連續4年發布世界大學排名。過去3年,台大都穩居兩岸三地第一;然而,今年北京清華大學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論文數量大幅躍進,總分一舉超越台大,奪下了兩岸三地第一名大學的寶座。在六大指標中,「教職員獲得諾貝爾獎或費爾茲獎人數」、「校友獲得諾貝爾獎或費爾茲獎人數」兩項,台大和北京清華得分相仿。但在最被學術界重視的SCI╱SSCI引用論文數上,北京清華今年得分高達60.1,超過台大的55.5不少。台大唯一領先的,只有「高度被引用學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s)一項。這項指標是由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ISI)在21個主要科學領域中選出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學者,全球共約5,000人。目前大陸的5名高度被引用學者有4位在中國科學院,北大、北京清華該項得分均是零。而台大卻擁有1位榜上有名的學者──台大醫學院病理學研究所教授許世明,因而在該項指標上獲得7.7分。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位重量級學者,台大在各項評比中就全盤皆輸了

1995年許教授放棄美國永久教授(終身教職)之職位,返回台灣大學服務,擔任台大醫學院免疫所及病理科教授,兼研究發展室主任、校總區之研究發展委員、附設醫院之研究、教學副院長,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在研究、教學業務的整合資源、行政協調、人才培育和訓練,一直為台灣生物醫學發展而努力,成績有目共睹。

為協助國內發展知識經濟型的生物科技產業,許教授經多年規劃乃於九十年初向行政院建議成立國家級「新竹生物醫學園區」開發計畫,希望藉由政策引導,設立以「醫學中心」為核心,結合生醫產業、臨床試驗與育成研發的產業聚落,建構創造生物醫學發展的良好環境,以掌握世界脈動與提昇國家競爭力。此案獲行政院同意並交經建會歷二年多積極規劃,於民國九十二年三月廿八日奉 行政院核定成立籌備處,推動施行。 就如 法國國際知名奈米科技專家 Zyss 教授說的:「Hsinchu BioMedical Science Park which is a most fascinating and original concept with no equivalent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the best of my knowledge」而全球知名 Mayo Clinic/IBM Computational Biology Collaboration 計畫負責人 Piet C. de Groen, M.D. 亦肯定許教授帶動台灣和 台灣大學的活力……..「I saw and learned a lot. I consider you as one of my vision "brothers" - broad, long-term vision, outspoken opinion, and not afraid of major challenges. 」。許教授夢想是創造一個未來醫學伊甸園,而園區的進展將與歐美相關園區與知名醫學中心密切合作,同步開展,為人類謀福祉,追求生命的品質與真諦。

不論台彎未來醫學伊甸園是否能夠成功(成事在天、謀事在人),許教授的學生及受其影響的病理醫生遍佈世界每一角落。曾有不少血液腫瘤病理學家推崇許教授的貢獻,英國著名的病理學家Dr. Issacon說:「我們的存在,是因為 Dr. Hsu之存在而存在」。「在二十世紀,很少有病理學家能夠像Dr. Hsu一樣,所帶出來的影響那麼深遠,而且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他的影響不僅在美國,更存在於全世界的每一角落」。

敬邀全院研究同仁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