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孟俊:《觀念平台》美國「再工業化」 對臺灣產業政策啟示


  近來為爭取台商回台投資,政府將借鑑美國AMP(先進製造業夥伴關係,Advance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振興製造業計畫,預計今年8月下旬由經濟部與經建會等籌組一跨部會考察團赴美取經。美國AMP計畫緣起,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去年6月24日提交的「確保美國在先進製造的先導地位」報告,強調產官學合作以振興美國正在衰退的製造業能量。該報告後,美國政府啟動AMP計畫,於4年間投入5-10億美元推動。該計畫的目標有四:(1)強化攸關國家安全的關鍵產品的本土製造能力;(2)縮短先進材料由開發到推廣市場應用的時間;(3)開發下世代機器人;(4)研究開放創新的節能製造技術。總之,AMP目標最終目的在提升其本土的製造能耐。


  整體而言,美國目前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其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居世界領先地位,且製造業仍保有競爭力,加上海外生產優勢逐漸喪失後,足以促使部分製造業回流。更重要的是,跨國間的整體成本差異已不如預期的大、不同產業有其特定關注的成本結構,接近市場與接近研發相關資源重要,以及勞工的生產技術亦相對重要。於是AMP是美國推動再工業化,有必要理解其再工業化的形成背景、以及發展進程與政策作法。


  美國推動「再工業化」的背景與進展


  近年來,在美國產業外移,製造業產出占經濟比重持續下滑的環境下,造成就業機會大量流失。美國推動「再工業化」,不單側重復甦製造業等實體經濟,有鞏固部分產業的全球主導地位,更有創造就業機會與永續發展的目的。


  另一方面,部分因素形成美國製造回流的條件,包括:(1)中國大陸薪資與運輸成本上揚、人民幣升值,加上美國薪資停滯,中美生產成本差距逐漸縮減;(2)海外OEM產品的品質不佳;(3)中國大陸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嚴重,仿冒品猖獗;(4)美國本土要求標準較高,尤其是健保食品更需符合FDA法律標準;(5)減少產品運輸時效,縮短廠商提前下單時間,降低庫存成本;(6)知名大廠開始考量碳足跡(ca rbon footprint)因素。


  美國的優惠政策吸引投資與廠商因應策略,成為製造業回流的誘因。如美國聯邦政府降低進口關稅與採行激勵措施,地方政府採取租稅減免。2010年3月歐巴馬發布的「出口倍增計劃」(National Expor t Initiative, NEI)是落實再工業化的作為之一。NEI主要目標為支持業界對產品和服務的出口,並將透過金融和宣傳等措施,幫助美國企業鎖定、建立和贏得新興市場。


  為降低債務風險和提振經濟與就業機會,各地方政府在人才培訓、政策獎勵和稅務上優惠,以強化爭取外人投資,甚至吸引新興國家的資金。如美聯邦政府提出《製造業促進法案》、《鼓勵製造業和就業機會回國策略》支援製造業及就業回流;美國地方政府亦制定土地和稅收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經商環境等吸引國內外製造業廠商進駐。另外,今年4月美國民主黨參議員Debbie Stabenow提出《就業回國法案》(Bring Jobs Home Act),透過稅收減免幫助企業彌補因遷移生產業務回國而產生的成本。


  新興產業是美國「再工業化」的核心


  金融危機後,美國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支持,推出總額為7,870億美元的ARRA經濟刺激方案。將清潔能源、醫療健康、生物工程、奈米、先進汽車、航空等作為未來20年的新興產業科技重點發展領域,並有一系列政策法規和專項行動計畫,從資金投入、市場培育、國際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著手。發展新興產業科技來看,透過新能源、新材料的技術帶動投資,引領全球資本再度聚首美國,是一個新的工業形態再造的過程。就中長期策略目的,仍在建立一套節能、環保同時又擁有高效率產出的全新工業化體系。


  國際金融危機後,匯率和成本因素出現新變化,已觸動跨國企業供應鏈的調整布局,可能進一步牽動全球價值鏈分工。在過去50-60年中,美國對所謂「產業政策」諱之莫深。歐巴馬總統現把重振製造業作為美國經濟「持續發展」基礎。提出許多產業政策相關措施,如對在美創造高附加價值製造業工作機會的投資,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增加對製造業研發的政策支持等。尤其他國都給新興產業提供大量補貼下,美國難以保持其產業競爭力。預期美國再工業化新的產業政策下,將強化新興產業補貼,是爭取高價值核心零組件製造回流,我國與日、韓、德等國將面對美國強烈的產業競爭,如何維繫臺美產業合作是政策重點。


  目前我國以積極推動兩岸與臺日等以民間為主的「產業搭橋」計畫,業取得相當成績。應可就現有基礎,推動臺美產業搭橋,尤其須兼顧美國再工業化的趨勢下,就產業篩選,技術領域與分工模式進行研析。


  以世界經濟「再平衡」為由推動再工業化下,中國大陸勢必加速擴大內需帶動經濟成長,對我國長期運用中國大陸作為海外加工出口基地,形成兩岸貿易逆差的格局勢必不可能長久。在美國再工業化的推動下,配合國際大廠生產線遷回本土,有可能需要輔導台商開發歐美市場的需求,再進行海外布局調整。


作者:劉孟俊/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