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孟俊:《觀念平台》近年中日韓企業海外併購的政策意涵


  於歐債風暴下,全球經濟再次陷入不確定狀態,跨國企業對外投資 能力下降。加之先進國家倡導製造業振興計劃,鼓勵製造業回流。聯 合國UNCTAD於4月12日公佈,2011年全球FDI流量超過金融危機前的平 均值,達到1.5兆美元;對應金融危機以來併購成長的趨勢,2011年 全球跨國併購金額達到5,849億美元,較同期成長70%,仍以先進經濟 體為主體。其中,東亞企業卻在積極進行跨國併購,中日韓三國企業 最具代表。然此次海外併購風潮,有其特殊內涵,值得深究。


  2012年在歐洲企業承受歐債危機的衝擊,普遍存在資金週轉惡化情 況,加上歐元貶值,成為中國企業赴歐併購千載難逢的機會。根據中 國商務部統計,2011年中國企業對歐洲的直接投資金額年增率達57. 3%,為46.1億美元。上半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金額較上年同期成長 48.2%,達到354億2千萬美元。對香港、東協(ASEAN)、美國與俄 羅斯投資均分別成長了20%-60%,呈現快速成長態勢。其中,海外 企業併購的金額為118億美元,佔其海外投資的3分之1。中國併購歐 洲企業主要是為了提高技術能力與開拓海外市場。最近重要的併購標 的,包括從高級遊艇到電子產品等領域。


  然而,海外各國對中國企業的「走出去」,不乏因勞工權益,或因 技術與市場保護,而有高度警戒的案例。例如,柳工機械併購波蘭企 業面臨僵局,主要因當地工會反對導致雙方談判持續一年以上。另外 ,在中國2家汽車廠商併購瑞典SAAB汽車廠,由於母公司美國通用汽 車憂慮技術流失,提出反對而最終破局。


  在去年311大地震後,基於分散供應鏈風險的考量,日本巨型企業 積極大規模重組與併購。2011年日本海外投資規模達1,156億美元, 大幅成長105.5%,由前一年的第7位躍居全球第2位。尤其在全球金 融危機與日圓升值優勢下,日本各大企業積極進行跨國併購, 2011 年海外併購規額為627億美元,年增率高達101%。同樣地,即使是內 需型企業和地方中小企業,亦加入海外投資行列,藉以拓展市場通路 。根據Recof於近期發佈的數據,2012上半年日本企業的海外併購案 已有262件,超過泡沫經濟時期,時隔22年再創歷史新高。


  近年日企透過海外直接投資,主要打造一個不受產業空洞化壓力束 縛的且強有力的產業基礎。分佈在全球的生產基地可聯動起來,從各 方面相互支援,藉以因應危機。為此,中國成為日企不可或缺的一環 。有趣的是,近年中國的生產成本節節上升,日本以外的海外企業紛 紛將投資分散到中國以外的地區。含日本在內的10個亞洲國家和地區 對中國的投資規模下降了2.8%,唯獨日本的投資反而成長16.9%。 以上說明,日企近來為落實其全球生產網絡,仍克服成本壓力積極擴 展對中國投資。


  另一方面,縱然少子老齡化導致國內經濟成長乏力,日本企業已憑 藉其海外生產基地,獲得業績成長。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顯示,日 本企業海外出資比例在10%以上的當地法人,其經常收益總計為10. 9兆日圓,達到2001年度的5倍左右,收益率也已超過其國內企業,與 長期停滯不前的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相對照,而有著明顯的背 離趨勢。


  過去韓國企業對併購持有「盲目擴張」的負面觀點,而且缺乏與文 化迥異的海外企業進行融合且落實加乘效果的自信。1990年代中期, 三星電子和LG電子曾經分別收購美國虹志電腦(AST Research)和增 你智(Zenith)電視機製造商失敗的經驗。加上經歷1997年金融危機 ,成為韓企避免海外併購的原因。但2011年起,韓國企業掀起海外併 購風潮,積極收購低價的國外企業。目前韓企併購潮涉及零售、IT、 鋼鐵等各領域,原先以內需市場為主的韓國零售企業也開始把目光投 向海外。建設用重型設備製造商鬥山(Doosan Infracore)今年7月 30日與美國重型機械設備企業Ingersoll Rand簽署49億美元併購其3 個事業部門的合約,成為韓國企業最大規模的海外併購案件。但韓國 企業的海外併購案件數與規模,和中國、日本企業相比仍仍微不足道 。


  總之,於全球金融危機下,中日韓企業的海外併購活動仍將持續擴 張。其中,資金日益充裕的中國企業,受惠於政策的支持與人民幣升 值,有利於將面臨資金週轉難題的海外企業收歸旗下。同樣地,日圓 升值的加持,為鋪設其全球生產網絡,日企也將積極進行海外併購。 至於韓企也仍透過跨國併購,提升其競爭力。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有 以下政策建議值得思考。


  首先,有必要強化海外投資與提升國內薪資水準的連接關係。198 0年代起,因大量海外投資,我國GDP與GNP開始有著明顯差異,主要 是因海外投資企業的業績成長與其國內生產逐漸脫鉤。海外投資企業 即使不在國內創造利潤,亦可由海外賺取獲益。政策上,強化我國海 外投資企業的成長與國人的直接收益或薪資所得的提升,或許可透過 政策鼓勵企業將員工納入股東成員,進而得以分享企業的各種收益。


  此外,政策上必須進一步強化我國成為海外臺商的營運總部。目前 我國已正在推動營運總部的相關政策,但面對中國大陸各地區在號召 總部經濟,藉以促進當地的產業升級。為此,須突出臺灣本身的優勢 ,強化我國營運總部政策的特色與區隔。另一方面,海外臺商面臨著 地主國經營環境的轉變,政策上輔導海外臺商的轉型升級也成為重要 的政策議題。策略重點是協助當地臺商開拓當地內需市場,但生產網 絡仍需鏈結臺灣。因此,爭取臺商在台設立營運總部,進而在臺上市 成為重要的選項。


作者:劉孟俊/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 201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