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淳 :《名家觀點》洽簽FTA 換檔直奔高速路


  馬總統上月宣布,將提出台灣洽簽自由貿易或經濟合作協定(FTA/ECA)的政策路徑圖,行政院長陳冲也在上周財經議題研商會承諾,將親任FTA推動小組召集人。在各界期盼下,台灣終於有了洽簽FTA的推動機制與明確架構,準備從FTA的慢車道換到高速公路。


  過去幾年,亞太地區已成為全球經濟整合的超級熱點,已完成與進行中的FTA總數超過220個,是全世界FTA賽局最激烈的區域。除各種雙邊FTA外,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已有11國參與,東協10國加上中、日、韓、紐、澳、印度,亦將推動另一名為「東協區域廣泛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大型FTA集團,並將開放其他國家加入。


  再看韓國,除與歐盟、美國的FTA已生效,談判中的FTA尚有中國大陸、澳洲、加拿大、墨西哥、紐西蘭等國;韓國最近更喊出2013年時FTA要涵蓋貿易總值的50%。過去半年台韓之間對於美國出口,已出現彼長我消之勢,顯示各界擔心的威脅非危言聳聽。


  現代FTA已不僅是零關稅優惠,更涵蓋為數眾多的法制自由化義務。因此,參與FTA的利益除拓展貿易外,還有經貿法制轉骨、接軌的效果。這種體制現代化非但本國產業與社會受益最大,長期更可提升對投資、技術與創新的吸引力,這才是韓國FTA布局可怕之處。


  對我國而言,洽簽FTA/ECA已非選擇題,而是必要的生存之道。我國目前與中美洲5友邦洽簽的4個FTA,加上ECFA及兩岸後續貨品及服務貿易協議、進行中的台星、台紐ECA,FTA涵蓋率大約是貿易總值的30%,相較韓國,起步已晚,需要加速趕上。


  過去我國的FTA推動策略與執行機制一直模糊不清。各國並不懷疑我國的政治決心,但如何將頂層決心貫徹到基層執行,才是各國拭目以待之事。對此,雖然政府利用現有的「國際經貿策略聯盟布局小組」機制,已展開各項跨部會推動工作,但此一機制是為了加入世貿組織(WTO)所設,由於WTO談判牛步化,非但沒有急迫議題,更無時間壓力,參加「布局小組」對許多部會已變成例行公事,參與層級、事前準備都不足,無法發揮推動FTA的箭頭功能。


  再看洽簽對象的選擇上,目前浮上檯面的對象很多,但考量談判資源、國內準備時間等,不可能一步到位全面洽簽。如此,各階段的目標及對象、各階段應如何推動增進雙邊互動等,都需要更明確的準則;此外,在社會的溝通宣導上,目前非但欠缺制度性溝通平台,各單位口徑也有不一致的問題。


  以上問題,非但凸顯出以FTA路徑圖展現決心、作為各部會投入依據的重要性,政府重新調整推動架構、提升決策層級,也可收凝聚共識、加速推動的效果。有了路徑圖作為指引,各單位才能按圖索驥,步調一致地前進,國內社會、產業及經貿夥伴也才能理解我國的決心與方向。


  這個路徑圖有幾個重點,第一是洽簽對象的選擇及策略。洽簽FTA有時間的急迫性,但仍須秉持務實、合理的原則,以兼顧產業需求、對手國感受,以及社會調整空間;此外,TPP固然關鍵,但東協架構下的RCEP也具同等重要性。其次是推動機制的重新整隊,以打造出高層次、有效率、可執行的FTA推動架構。再者是與產業、社會溝通協調機制的制度化,以在過程中瞭解問題、取得認同。總之,我們期待在路徑圖的指引下,加上貫徹決心,能取得新契機,順利走入區域整合的行列。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

資料來源:2012-08-17/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