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觀念平台》從自由貿易到公平貿易─美國重啟NAFTA談判


  美國川普對於美國過去所簽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非常有意見, 認為這些對美國不公平的FTA是造成美國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工作機 會持續外流的元凶;所以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先退出過去由美國主導 且已經簽署的TPP,明確表示美國不再參與對美國有害無益的大型FT A,而改採以雙邊的模式來追求公平貿易。


  而在美國已經生效的14個FTA中,川普首先點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必須重談。NAFTA包括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在1994年即 已生效;川普一直以為NAFTA對美國非常不公平,特別是墨西哥是美 國貿易赤字主要來源國家。2016年美對墨西哥貿易逆差達632億美元 ,為美國貿易逆差第4大來源國;而美國對加拿大貿易逆差也有121億 美元,2國均成為美國的主要目標。


  NAFTA修訂被視為美國對外貿易新政策的具體實踐,不僅美方在談 判會議前便公布談判目標,外界也認為NAFTA修訂談判是觀察川普政 府未來經貿重點。由美國的NAFTA談判目標來看,美方希望能夠降低 加拿大與墨西哥的市場進入障礙,以改善美國貿易赤字;並希望能夠 納入符合新產業趨勢的數位經濟(Digital economy)、強化對智慧 財產權的保護等,並置入操縱匯率條款,整體而言仍不脫川普「美國 優先」的框架。


  特別是美國對於汽車方面的規定態度更是強硬。NAFTA對於汽車原 產地規定已經非常嚴格,促使包括美國的國際汽車大廠赴墨西哥投資 設廠,以享受出口至美國零關稅優惠。但墨西哥在汽車產業的蓬勃發 展,卻也導致美國汽車產業加速外移、美墨間貿易逆差快速攀高的結 果。川普在競選期間即一再指責汽車業外移至墨西哥以及電子業外移 至東亞,是造成美國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的兩大主要因素。


  基於此,美國利用NAFTA重談的時機,提出許多新規定,特別是提 出美國製造內容的構想。簡單來說就是未來墨西哥輸美汽車享受NAF TA優惠關稅的前提,是在美國必須有一定的製造價值比例;此無疑是 迫使在墨西哥的外資汽車廠轉移生產據點到美國,必然會使全球汽車 供應鏈產生重組。


  對於美國強硬的態度,加拿大與墨西哥雖然極度的不滿,但由於對 美貿易依存度高,也不得不與美國周旋。墨西哥為了避免未來因為美 國大幅修訂NAFTA而流失外人投資;甚至願意以嚴格管控移民來交換 美國不要訂立太嚴格的汽車相關規定,以免對墨國產業造成重大影響 。


  平心而論,由於NAFTA已經生效超過20年,美國要求重啟NAFTA談判 ,是有其必要性。以汽車產業為例,以往沒有的汽車電子產品目前已 佔汽車相當重要的比例,自然有增訂的必要。但是美國為了要求汽車 產業回流,又強行納入美國製造內容條款,的確是有些強人所難。


  在對台灣影響方面,首先美國在NAFTA所要求修訂的內容可視為川 普政府對其他國家要求的標準,未來也會比照辦理。所以包括智慧財 產權,數位經濟,匯率操縱規定以及其他非關稅措施等,均是台灣值 得注意的地方。另外美國著力最深的汽車產業,台灣對NAFTA出口是 以汽車零組件為大宗,而且是以售後服務市場為主,較少打入國際汽 車大廠的供應鏈,所以未來國際汽車大廠的轉移生產據點,對台灣影 響相對有限。


  NAFTA是美國重新啟動的第一個FTA談判,自然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加拿大與墨西哥雖然一度揚言退出,但在形勢比人強下,仍必須上談 判桌。事實上美國重新啟動FTA談判,追求公平的力道遠高於自由化 的幅度。甚至可以形容成由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改為要求公平貿易協定(Fair Trade Agreement);只不過公平的標 準幾乎是由美國所主導。對於全球經貿體系,勢必會產生很大的衝擊 。


作者:劉大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