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儷容:名家觀點/國際金融中心面臨洗牌


  上周五英國公投的結果代表英國將於兩年後正式脫離歐盟,自立門戶。在此次公投中,「留歐派」勝出之主要地區除了過往一直爭取獨立之蘇格蘭與北愛爾蘭地區外,還有在英格蘭地區作為金融中心的倫敦大區。此一結果顯示,英國之金融界認為,留在歐盟較有利於英國維持其國際金融中心之地位,而脫歐公投結果勝出後,將對於倫敦金融中心之地位帶來何種及多大之負面衝擊?而其對亞洲地區又具何種意義?以下試探討之。


  首先,英國脫歐後,再也不能享受歐盟成立所標榜之四大自由:貨物、人員、服務及資金。貨物不能自由流通,對於占其GDP達15%之製造業不利;人員不能自由流動後,固然可將英國人不喜歡之難民阻絕於外,但也將有礙於英國對外吸引人才;服務不自由,對於占其GDP超過75%以上之服務業產值,影響尤其不可小覷;最後,資金流動無法如過往自由,對於英國此一國際金融中心,那就是彗星撞地球了。脫歐公投出爐後也不過幾天,已有許多英國人紛紛探詢遷徙或設籍於其他歐盟國家之可能,就是怕失去享有歐洲公民身分之相關諸多利益。


  目前英國金融服務業年產值達1,800億英鎊,約占英國經濟產值12%。倫敦金融城外匯交易占全球總額約為41%,至於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則占49%。至於脫歐對英國金融業之影響,舉例而言,英鎊貶值可能對其製造業之出口有利,但對於英國之金融服務業弊大於利,除了許多財富管理資金可能立即外流外,其長久以來作為全球資金運籌樞紐之地位,也將因英國資金進出歐盟國度之自由度可能下降,而逐漸減弱。


  假若英國之全球匯市交易重鎮的地位受到威脅,則倫敦當地金融業者可能大舉遷往法蘭克福等歐洲重要金融樞紐,甚至於著眼於其他地區之吸引力,而遠渡重洋移至紐約、香港、新加坡等金融重鎮。


  究竟亞洲受到之影響為何呢?根據衡量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的重要刊物--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 Index, GFCI)之研究,多年來倫敦一直與紐約名列前茅,新加坡與香港則隨後亦步亦趨。此一由倫敦金融城Z/Yen公司編制,囊括了對於全球98個國際金融中心的研究,每半年更新一次。針對脫歐之影響,筆者想起幾年前訪談新加坡時,當地智庫提及,歷年來新加坡往往是全球/區域動盪時之受益者。如自50至70年代纏鬥多年之越戰,因其涉及寮國柬埔寨越南等多國,故區域資金紛紛湧入新加坡避難;97回歸,香港資金大逃亡,以及96年台海導彈危機,資金皆大量湧入星國。由於脫歐事件發生在歐洲,未來整個亞洲地區之金融中心,包括目前排名24名之台北,是否皆可能受益,值得關注。


  最後必須提及的是,倫敦率先在歐美市場開展人民幣清算業務,為歐洲最重要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和離岸人民幣市場,對人民幣國際化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歐盟為中國大陸最大出口地,假若英國脫歐未來造成骨牌效應,可能不只倫敦,甚至於法蘭克福、盧森堡等歐洲重要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之地位,都要受到波及,而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之進程。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儷容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