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孟俊:陸客銳減 新南向要快啟動


  近期陸客來台人數可能因政治因素受到限縮,影響到國內觀光服務業者的生計,引發各界關注。陸客占全體來台觀光旅客的比重已由2008年的8%,擴增到2015年的40%,突顯陸客對於台灣觀光業的重要性。現今因民進黨即將執政,兩岸互動前景未明,陸客若持續銳減,恐進一步衝擊國內的消費動能,今年GDP成長率保1的目標將更形困難。


  自2008年開放陸客來台至今,總數連年成長,2010年時陸客開始躍升為我國觀光的第一大客源,直至去年全年陸客來台已達418萬餘人次。根據移民署3日發布統計,今年4月來台陸客人數雖較上年同期成長5.1%,主要是自由行陸客增加了2.1萬人,增幅達18.9%;相對地,大陸團客減少了7000多人,較上年同期減少4.3%。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陸客減少主要集中在團客部分,至於未來自由行陸客是否也會遭到「限縮」,仍有待觀察。但4月入台證送件量的確減少了17%,大陸官方有技巧地減緩「大通證」的排配發放,確實有可能進一步衝擊自由行陸客來台人數。


  陸客來台銳減的現象不只發生在台灣,鄰近的香港也正遭逢類似情況。香港旅遊協會4月公布,今年1~3月中國大陸赴港旅遊人數較上年同期下降59.3%。香港2月零售業銷貨額下滑20.6%至370億港元,創1999年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主要也是受到陸客減少的衝擊。


  陸客減少赴港、台旅遊的原因可能也不只是因為政治因素,推測也可能受到大陸民眾所得提升,更有能力赴高所得地區,如歐洲、美國、日本等地旅遊,加上過去幾年在政策強力引導下,大陸民眾大量赴台、港旅遊,已使得兩地的新鮮度大幅下降。


  針對以上的情勢發展,交通部長陳建宇呼籲,不要把民眾的觀光交流和兩岸發展綁在一起,也不要傷害兩岸長期交流的感情。不過此類訴求仍需期待陸方的善意,操之未必在我。因此就我國政策的可操作空間而言,短期內政府仍需協助我國觀光產業因應挑戰。


  目前已有部分地方政府提出住宿與交通補貼措施,刺激國內旅客的觀光意願,或許政府可趁勢提出擴大國內觀光消費的作法,在提振內需之餘,也可協助相關業者度過難關。


  此外,多元化海外觀光客來源也是重點之一。為吸引東南亞等地區旅客來台,建議放寬觀光簽證或免簽證條件。例如,2012年日本光對泰國開放免簽證迄今,已從原本1年5萬遊客增加至60萬人次,成效斐然。或許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可由吸引東南亞遊客來台觀光優先做起。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所長/劉孟俊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