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明澤:《名家觀點》大陸版銀行之大到不能倒監管

  

  2008全球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與金融造成嚴重衝擊,也使得銀行「 大到不能倒」的議題再次的引發關注。為了避免大型金融機構發生危 機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國際間開始討論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 的監管原則。

 

  眾所周知,銀行業是一個極具規模經濟效果的行業,而規模愈大的 銀行其抵抗風險的能力也就愈佳,更何況超大型銀行一旦發生問題, 其所造成的外溢效果與連鎖效應,將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金融危機, 因此會有所謂「大到不能倒」的說法。

 

  2008年金融海嘯後,20國集團(G20)所設立的金融穩定委員會( FSB)與2011年10月發布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之有效清理架構供各國 遵循。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BCBS)也依據FSB提出之政策架構, 分別於2011年11月及2012年10月發布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G-SIBs) 及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之衡量方法與增提資本規範。

 

  BCBS提出的G-SIBs名單中包括英國保誠、友邦等金融集團等,大陸 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與建設銀行等因其規模龐大,亦列 入G-SIBs的名單中。同時BCBS亦要求各國辨識其國內「系統性重要銀 行」(D-SIBs),而我國金管會亦在今年6月列出包括中國信託、國 泰世華、台北富邦、兆豐與合作金庫銀行等五家D-SIBs。

 

  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與證監會亦在2019年11月26日發布即《系 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將提出陸版的D-SIBs。

 

  大陸自2019年以來,已有包括包商銀行、錦州銀行、恆豐銀行與哈 爾濱銀行等四家銀行被接管或被注資,另外有兩家小型銀行--河南 洛陽的伊川銀行與遼寧營口的沿海銀行遭到擠兌,雖然最後都化險為 夷,但大陸銀行風險狀況令人擔心。雖然目前出問題的大多為中小銀 行,但其中仍有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銀--恆豐銀行,使人們擔心大 陸的大型銀行若發生危機,其造成的外溢效果與連鎖反應將引發系統 性金融風險。

 

  在上述的徵求意見稿中,大陸將對境內商業銀行、開發性銀行與政 策性銀行納入重要性銀行的評估,並每年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 進行差異化監管。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一所副研究員/吳明澤
資料來源:2019-12-24/旺報/產業政策/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