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美中貿易協議 前景多變

  美國川普總統上周很得意的宣布美中達成歷史性貿易協議。的確若以協議內容而言,包括智慧財產權、技術移轉、農業、擴充貿易、金融開放、爭端解決及匯率機制,都是美國要求中國大陸改善的項目,可說是為美國量身定做;相較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建構貿易協定所展現的主導性,形成強烈的對比。

  不過此次貿易協議的到位,主要也是美國在考量對包括手機、筆記型電腦及其他民生產品課徵額外關稅,將會影響到國內消費者,所以同意無限期緩徵;甚至進一步讓步將已經課徵部分產品的關稅減半。以「關稅踩煞車,協議先到位」的方式,完成第一階段協議。

  不過美中貿易協議仍存在不少問題,對其後續之發展,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美國雖然在關稅上讓步,但川普也直言將以關稅做為後續美中貿易談判的籌碼,未來只要談判不如美方之意,以川普翻臉如翻書的態度,美國隨時有可能再度加碼懲罰性關稅,而造成全球經貿局勢動盪。

  與中國大陸供應鏈脫勾,確保美國產業競爭力,是美國掀起美中貿易戰的主要動機。美國在先前對華為為首的大陸企業,已經實施一系列的圍堵措施;美國不但在國內嚴格執行,而且還要求外國政府加入抵制行列,甚至連外國企業也要配合。對於全球供應鍵重組及衍生的衝擊,更甚於雙方互課關稅,此也成為雙方產生貿易衝突的主要引爆點。

  不過目前的協議只是要求中國政府,不可以將手伸入市埸主導技術移轉,也不可以提供企業不當補貼,並沒有觸及此問題核心;所以對於限制中國大陸企業的問題,會成為美中後續談判主要拉鋸重點,也攸關美中分道揚鑣後全球供應鏈的變化。

  中國大陸在協議中承諾未來兩年增加對美國採購二千億美元的商品及勞務,其中並包括每年增加購買四百億美元農產品;以目前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的規模,大約必須增加二分之一的金額。中國大陸能否達成此目標,有很大疑問。

  美國產業界,特別是農業部門也有疑慮,因為市場需有合理價格支撐,才有可能達成目標金額。所以若是未來農產品價格不高,必須依賴數量達標,未必能加惠美國農民。

  川普希望在明年十一月總統大選前,完成第二階段的貿易協議;所以若是未來中國無法履行第一階段協議承諾,會直接影響到後續談判進度。

  川普利用美中貿易協議,累積其政治資本以爭取連任;中國大陸也希望能早日脫離關稅束縛,以降低對已經呈現下滑經濟的衝擊。然而美中兩方對於基本議題立埸迥異,距離美中貿易戰休兵,仍然是遙遙無期。

作者:劉大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2019-12-1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