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杜巧霞:外交戰火 燒向TPP之路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為當前亞太地區涵蓋層面最廣、涉及亞太十二國經貿整合、法規制度調和,以及未來仍將持續發展的最重要貿易協定;在多邊貿易談判近乎停滯,區域主義盛行下,TPP在亞太地區將是維護區域貿易秩序最重要的協定。


  根據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會的估計,TPP生效之後對所有成員國均有正面效益,主要利益來自於各國法規制度的調和及消除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將吸引更多國際直接投資、增進國際分工與貿易,以致將加速成長。至於美國與日本,則由於國際供應鏈的效率提高,亦將同樣受惠。故儘管TPP尚未完成各國國會批准的程序,但TPP成員國均樂觀以待。


  我國為爭取公平競爭機會,也宣布將爭取加入TPP下一波擴大成員的談判,各部會且已展開法規制度落差之盤點,以期能早日準備、及早加入。否則不但將被各國貿易排擠,同時也不利我國吸引外人直接投資。


  然而能否順利加入TPP實非我國單方面可以決定,依TPP對新成員加入的規定,新成員必須先完成與既有成員的雙邊入會談判,並完成其國內(同意)程序;其次所有成員必須同意成立工作小組,並以共識決同意新成員之申請。目前我國與TPP成員國皆無正式外交關係,即使美國、日本可能支持我國之入會,新加坡、紐西蘭已經與我國有雙邊經濟合作協定,我國仍然必須取得另外八國的支持,其中若有任何一國基於「一中」原則,不願支持我國之入會談判,我國入T的行程即可能受到影響。


  依我國與新加坡及紐西蘭雙邊談判經驗,兩岸關係的改善是台星、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完成協議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大陸與甘比亞建交,兩岸外交戰蠢蠢欲動,新政府亟欲振新經濟,此不利情勢必須謹慎因應,否則我國經貿發展恐將增不利的限制因素。


作者:杜巧霞╱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資料來源:2016-03-21/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