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健全:芒果乾與奇異果

  最近在香港的反送中事件裡,香港人動輒百萬人上街頭,捍衛法律的底線及人權價值,影響所及,台灣方面包括政府及不少民眾,均大力強調「亡國感」(芒果乾)、維護主權。
維護主權、強調獨立性相當重要,但激發年輕人的亡國感,基至間接介入香港的反送中事件,可能使台灣陷入經濟低迷、政治對峙、軍事威脅的困境,因此事先必須有妥善的因應對策。

大國旁小國須有差異性
 

  一般言,大國旁邊的小國,在經濟上必須有「差異性」(奇異果),才能創造競爭優勢,立於不敗之地。例如韓國最近經濟陷於困境,傳統產業如汽車、鋼鐵、水泥、石化、造船和大陸直接競爭;在高科技產業上,半導體原物料被日本箝制,同時,獲利的金雞母(手機)又面臨中國小米、華為、中興、OPPO等廠商的競爭。
在香港方面,香港的製造業多數都已外移至中國,只留下了旅遊、金融及專業服務等產業。科技已被深圳取代,製造則由東莞擔綱,金融業面臨上海、北京的競爭,邊緣化的壓力乃大增。

 

  而身處中國旁邊的台灣,不少製造業早在1990年代即外移中國,在中國製造業崛起後,邊緣化壓力與日俱增。未來製造業應善用少量多樣、國際認證、系統整合、安全安心流程等來適度和中國區隔,才能避免被中國類似產品的強力競爭或遭受抵制。
因此,啖了「芒果乾」之後,為解決後續的不利效應,我們必須在經濟上創造「奇異果」,維持台灣產品、產業和中國的差異性,進而提高台灣的競爭優勢。如此,才能避免像香港一般的被邊緣化,台灣經濟才有未來。

 

  所以,光有「芒果乾」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奇異果」,才能維持台灣經濟、政治的主體性,爭取台灣經濟發展的可長可久契機。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