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孟俊:《名家觀點》和平紅利 全球布局


  回顧馬習會的重要談話內容,首先習近平除先行訴諸於兩岸血濃於 水一家人的溫情喊話外,主要在於點出「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智慧 解決好自己的問題」,最後並強調只要「保持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 」,即能「深化兩岸交流合作」。隨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也在會後記 者會上表示,歡迎台灣參與「一帶一路」,並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 ,並稱了解台灣同胞對於參與國際活動問題的想法和感受。


  就馬習會雙方立場來看,陸方更多的是企圖在政治前提穩定下發展 兩岸關係,我方則較著急於解決當前的對外經貿困境,凸顯出被邊緣 化的焦慮不斷加深,期待淡化兩岸政治膠著問題,盡速拓展我國經貿 外交空間。由此看來,馬習會牽動的兩岸政治未來走向,仍有待台灣 內部凝聚共識,短期內或許不易解決。但台灣對外的經貿利益恐隨時 間不斷流逝,實不容再虛耗下去。故此刻理解馬習會的成果,或許應 該放更多關注在經貿層面。


  馬習會可能帶來的經貿效益,可由雙方談話交集嗅出端倪,目前雙 方均認同應持續擴大兩岸交流,繼續貨貿談判及互設辦事處、強化溝 通效率等議題,另對應陸方「一帶一路」和參與亞投行商機,亦牽動 兩岸未來的產業合作方向。上述作為在馬習會釋出和平紅利的基礎上 ,預期相關進展均可加速。


  除此之外,再由馬習會開創兩岸領導人會面先例,政策面溝通或將 形成默契。未來雙方或可仿中美經濟與戰略對話機制,建立兩岸經貿 部長層級的政策對話模式。


  關鍵是,透過馬習會釋出的和平紅利,我方該著眼的不僅是兩岸問 題,而是在兩岸得以維繫和平的基礎上,尋求台灣產業在全球化下的 最大利益。策略上可透過強化兩岸對接合作機制,帶動跨海峽兩岸產 業聚落吸引外人投資,進而跨足布局亞洲甚至歐洲區域。針對馬習會 後的兩岸合作利基,亦應由傳統產業合作提升到產業科技合作。包括 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等大陸經濟戰略重點均為可深化的合作 議題,並透過更有效率的政策對話協商機制,促使兩岸產業合作更為 深入具體。


  馬習會的時機點,剛好是中國大陸「十三五」規畫進入經濟轉型期 ,台灣也正處於經濟長期低迷未見曙光之際。馬習會促成了兩岸領導 人的會面,除了見諸歷史的里程碑外,從兩岸經貿合作交流來看,馬 習會應可在釋出和平紅利的基礎上,為未來兩岸經貿關係帶來新的開 創性格局。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所長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A12/時論廣場 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