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健全:《觀念平台》台灣亟需新的成長模式


  在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逐步降低對台灣進口零組件的依賴時,這意味著台灣長期以來,以代工、加工出口的模式面臨困境,亟需新的模式再創成長契機。


  不過,欲從其中脫困並不容易。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在全球化遊戲規則中,價值創造為國際大廠的壟斷,加上沒基礎性的智慧財產權,台灣廠商祇能為國際大廠接單,投入研究發展(R & D)改善製程,效率提升後,反而造成成本下降的殺價競爭。


  第二,台灣的工業產品被國際大廠綁死規格,終端消費品又缺乏品牌,不易突圍。第三,全球的外人投資(FDI)轉為機構投資、購/合併,台灣缺乏類似操作。而金融業的發展則逐漸朝向為全球購併服務,致產業、金融的動能不足。


  第四,台灣的製造業比重高,基礎設施必須投入多,轉型相對僵化,不像香港、新加坡的服務業基礎建設投資少,法規、制度比較國際化,容易朝輕薄短小的產業型態發展。


  在此一困境下,台灣如何殺出層層的重圍?筆者認為,在製造業上,台灣應重新定位全球供應鏈的角色及擴大可能的加值領域;在若干利基科技業及傳統產業應切入品牌、通路,並透過智財、認證、安全安心、少量多樣,建立在利基領域上的優勢。至於服務業則發展品牌,並扮演作為亞洲平價生活服務業的提供者為定位。


  就全球供應鏈的角色而言,過去台灣在電腦、筆電領域上擁有強大優勢,但邁入平板、手機領域上,台灣則明顯掉隊。不過,進入物聯網、巨量資料、雲端時代,轉向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生產,對中小企業及產業靈活彈性而言,不啻給了台灣另一次絕佳機會,在物聯網、3D列印的多元創新上,應搭上蘋果、谷歌的平台;在硬體之外,加強軟、硬體的結合,加上善用大數據對消費者、供應商的掌握,依然大有可為。


  當然,政府的資源也應開始調整,朝此軟、硬體整合,平台搭建上配置資源。在主流領域(如PC、手機等),台灣的資源有限,品牌、通路打得辛苦,但在汽車電子、國防電子、醫療電子的領域上,透過智財權、認證、規格互認上,台灣發展品牌、通路、鎖定高附加價值領域仍有機會。此外,在供應鏈價值的創造上,思索如何結合服務、延伸價值鏈,並在推動生物4.0計畫上多費心。


  在傳統及服務業領域上,批發零售結合台灣服飾、工藝、食品的製造實力,提供少量多樣、安心,及品牌/通路的平價優質產品切入東南亞、大陸市場,乃至歐洲金融風暴的受難國,仍有優勢。飲料、中式餐點等善用大陸、東南亞市場,以連鎖加盟方式開展,在規模經濟的想像空間下,可以在股市掛牌籌資,吸引人才、資金及合作夥伴,進入良性循環。這方面也需要台灣和東協、大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上有所突破。


  而在中小企業領域上,根據鄧白氏公司的分析,中小企業出口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品牌、金融、物流、標準流程、商業平台及多元認證。針對此方面的突破,政府可以邀請目標國家(市場)的退休官員、市調專家、會計師、律師及食安、勞工專家來台參與和國內有意前往開拓市場的中小企業負責人互動,花費不多,又可充分掌握當地輿情,消費者特性,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當然,定位轉變、產業尋求升級的背後,必須依賴政府資源的協助,包括法規的鬆綁、平台的建置、資源的重新配置,乃至嶄新的政策工具,包括創投基金、國發基金的投入,才能塑造快速的結構轉變。


  最後,人民心態應配合調整,唯有民眾正向的思考,包括環保抗爭的減少、自由貿易協定的爭取等,對產業的發展、升級轉型的支持。台灣經濟才能走得更遠。畢竟沒有政策,沒有產業優勢,未來台灣經濟只有向下沉淪。如此一來,欲創造更多就業,提升薪資水準,將成鏡花水月。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