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食安風暴下緬懷蔣碩傑


  台灣刻正飽受到食安風暴的肆虐,人心惶惶「食」在不安,起因是黑心紅頂商人「為富不仁」,進而衍成「富而無德、危害眾生」,為了賺取黑心財,竟然毒害百姓。迄今,台灣人民在意的還是「有形的有毒食品」,其實,無形的「有毒金融商品」,其毒性更烈、毒害範圍更廣。


  誠如央行總裁所言,頂新魏家「空手」返台,利用TDR、房地產炒作、大額無息、低息貸款、官商勾結等手段進行「槓桿」操作,大演「五鬼搬運」、「金蟬脫殼」戲法,意圖掠奪全民、掏空台灣。


  無論是有形有毒食品或無形劇毒金融商品,都與金錢和金融機構本質的變異,以及政府管制和保護息息相關。這很自然的讓我們想起已故的蔣碩傑院士,對其「道一以貫之」的忠言卻逆耳而感嘆。在此蔣院士過世21周年(1993年10月21日去世)之際,不由得更懷念這位先知。


  蔣院士畢生研究貨幣,堅決主張貨幣只是交易媒介,是流量而非存量,也只承認「狹義貨幣」,對於金融機構也只視為「資金橋樑」。蔣院士一生堅守自由經濟、市場經濟,重視儲蓄,反對政府干預,主張讓市場機能充分發揮。可惜的是,現實世界排斥蔣院士的理念,流行「印鈔救市」,而五鬼搬運、金蟬脫殼戲碼一再上演!


  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最早抨擊管制經濟,鼓吹市場經濟理念的本國經濟學者,首推蔣碩傑。他在1950年代中期,就鍥而不捨地闡釋市場經濟,多次返台向執政當局宣揚,強調自由經濟的功能,減少政府干預。他的論點直接影響了經濟決策階層的傳統思維與做法,促成了1950年代末的「經濟自由化」,使台灣經濟於1963年起飛,成就台灣經濟奇蹟。


  蔣碩傑院士是一位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學者。在理論上,他堅持自己的觀點,敢與當代的經濟學權威挑戰,如對凱因斯人口成長和經濟成長的批評以及對庇古(A. C. Pigou)的就業與均衡論的批評,前者受到海耶克(F. A. Hayek)的讚賞,後者則受評者承認自己的錯誤。在實務上,他獻身於台灣經濟發展,成為經濟政策的諫言者。更難得的是:他對當權派從不奉承、阿諛。對經濟政策,該批判的,他從不避諱地批判;該建言的,他也秉持一貫的立場建言。在這方面,他所批判的金權政治,真是入木三分,像「五鬼搬運」、「金蟬脫殼」、「揠苗助長」,把政商關係,活生生的刻繪出來。


  在此情況下,我們不免更加懷念、敬佩蔣先生的洞見及勇氣。其在國際上受到托丙(J. Tobin)等權威學者的圍堵,在台灣受到諸多輿論的圍剿。儘管四面楚歌,蔣先生還是勇往直前,本著:「儘管有人對我作種種污衊與曲解,我自信我所主張與我所反對都是有一貫的理論與經驗之根據的。」


  對照蔣先生對抗不當政策和輿論的言論與精神,我們真能無感於今不如昔之嘆嗎?


作者: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