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聰哲:《專家傳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日本機器人革命對台啟示


  經過近50年的發展,機器人技術已成為一種解決方案型態的系統化技術,涵蓋機器人本身的軟硬體技術、網際網路技術、自動化設備機電整合技術以及相關安全認證技術等。機器人技術的商用化與產業化進展,將牽動未來每個國家次世代產業技術的盛衰榮枯。


  日本自1985年在機器人使用台數一直維持領先地位,2006年度的世界產業用機器人市場上,約有八成的機器人是由日本廠商所製造,可知,日本不但是機器人使用大國,亦是機器人製造大國。日本安倍首相亦在2014年6月所修訂的「新成長策略」中提出「機器人革命實踐會議」的構想,訂定「5年計畫」,設定產業用機器人市場規模成長2倍、服務型機器人成長20倍之目標。


  日本政府支援機器人技術發展之政策目的,主要在於解決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生產人口減少以及單純與重勞動作業人手不足之問題,並進一步提升產業生產力,達成經濟成長的目標。近年的主要政策包括:技術開發與現場導入實證的跨部會合作機制,以及人機安全規範的制訂或修改。


  首先,在跨部會合作機制方面,日本各省聽在醫療照護與基礎設施用機器人領域形成跨部會連結機制,由經濟產業省補助產學研機構進行機器人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發,厚生勞動省與國土交通省則在各項機器人的初步研發階段,補助學研機構進行機器人導入現場需求分析與試作驗證等人機介面資訊回饋活動,使得機器人在初步研發階段即能將現場需求具體化,加速機器人商業化發展進程。


  其次,就人機安全規範而言,在產業用機器人方面,日本政府依據「規範改革實施計畫」,放寬最大輸出功率在80W以上機器人的使用規範。在服務型機器人方面,由於醫療照護及一般日常生活支援機器人的安全標準尚未成形,而若是無法保證服務型機器人對人類是安全的,將無法寄望機器人能快速普及。經產省於2009年開始委託「新能源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NEDO)執行「生活支援機器人實用化推動計畫」,於2010年完成生活機器人的安全國際標準規範的研擬,並於2014年2月1日正式成為「ISO13482」標準規範,為世界最早的服務型器人安全標準規範。


  由此可知,日本已開始思考全面性政策來消化過去長期累積的技術能量,從整合各部會科研計畫補助機制以及認證規範等制度面下手,確立供給端與需求端的互動機制,使機器人技術研發成果能有效命中市場需求,消除機器人使用上的安全疑慮,真正落實機器人技術的商業化與產業化發展。


  我國政府近年來也相當重視智慧型機器人之發展,2005年行政院SRB會議結論,即將智慧型機器人列為重大政策發展項目,開始透過法人科專發展各種機器人的關鍵技術,並輔導民間企業接受法人技術成果之移轉,這也使得台灣機器人技術也開始有產業化發展的雛型。


  未來可參考日本經驗,開始從科研經費的整合規劃以及認證規範的國際接軌著手,逐步實現「國產機器人進入國內工廠作業活動與家庭生活」的機器人普及目標。另外,在台日合作方面,「擴大機器人技術的產業應用範圍」與「開發符合新興市場需求之機器人服務方案」等,將可視為合作方向。


  在擴大機器人技術應用方面,台灣廠商可協助日本廠商找尋非製造業市場,來應用日本長期在產業用機器人領域所累積的技術資源,藉此共同開發出新型態的機器人產品與新商業模式。


  在因應新興市場需求變化方面,日本機器人廠商可結合台灣自動化設備系統整合廠商的服務能力,台灣許多以代理商起家的系統整合商,整合供應鏈之內外資源,提出最佳生產線軟硬體整合方案,滿足中國大陸或東協華人圈市場對「中小型製造單元」(工具機+輸送設備+機器手臂等)的客製化需求。


作者:魏聰哲/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所副研究員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 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