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健全:《專家傳真》解構旅遊一條龍 全民享效益


  最近和觀光旅遊業有關的兩件大事,莫過於台灣的導遊出手痛毆大 陸觀光客,以及經貿國是會議中,不少與會代表正視「旅遊一條龍」 的現象。旅遊一條龍行之有年,最早由香港的港資將香港接待大陸客 的作法引入台灣。前一陣子似乎見到曙光,因為中國大陸新的旅遊法 在102年10月1日開始實施,規範陸客團不得定點購物,不得退佣等, 引起國內旅行業者的巨大恐慌。但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引進觀 光工廠,要求旅客填具同意書等政策的因應下,幾個月下來又回復原 先的情況。表面上自由行人數增加,但背後原因在於大陸組團社化整 為零,以自由行名義申請,到了台灣再組成團體,反而可以避開遊覽 車年限、退佣及進駐民宿不必接受考核的彈性,形成另一個問題。在 業者變通,政府查緝不嚴下,旅遊一條龍的現象似乎又故態復萌。


  過去,港資、中資的運作模式係由大陸組團社開始綁住觀光客,串 聯台灣地接社(旅行社),到飯店、巴士、餐廳、藝品業一條龍,以 低價搶客,再透過促銷購物的要求、退佣,導致購物的糾紛時有耳聞 。一條龍的商業模式可能引發的亂象,包括利用低團費(低於規定的 60美元)搶客,旅行社靠購物退佣賺錢,但購物情況不太能掌握,一 但退佣少,便面臨虧損,加上大陸組團社積壓團費,經營上風險提高 。


  其次,港資、中資壟斷陸客團客市場,除了購物糾紛外,港資、中 資一條龍的把持,觀光利益未能擴及台灣各行各業,致民眾對觀光的 經濟效益無感,反而會排斥觀光客帶來擁擠的負面效益。再者,低價 競爭,台灣旅遊的優質行程也會缺乏市場,從業人員薪水也受到壓抑 。因此,一條龍引發的產業失序、外部成本不容政府輕忽。


  不過,由於大陸旅遊業者多數國營或和政府關係良好,家數祇有2 00多家,屬寡占的行業,而台灣的業者達400多家,屬競爭性的市場 。台灣的市場經濟體制,面對大陸的計畫經濟體制,在談判不對等下 ,此一亂象不易排除,筆者認為,可行作法有二:


  第一,政府公權力介入,透過海基、海協兩會談判,由政府介入協 調成立基金會,讓台灣各旅行社入股成立基金會。此一基金會,由有 意承接陸客團客的旅行社加入,使旅行社家數有效整合,提高談判籌 碼,有利和大陸組團社對等談判。在團費的取得、團費的價格高低, 以及後續退佣比例的談判上,立於平等的地位,進而可以嚴守成本的 60美元團費,退佣不超過30%的規範。同時,以隨機接團的方式進行 ,並在滿意度達一定水準下付費。


  第二,由下游的藝品店、購物場所開始規範,進而使旅遊產業的價 值鏈費用透明化,杜絕大幅退佣,購物敲竹槓的現象。第二種作法簡 單,政府介入的成本也相對低,並可為政府挹注大量的稅收。主要的 作法如下:由財政部針對較大的20-30家藝品店、購物店派工讀生長 時間站崗,為期三個月,監督業者確實開發票,在業者確實開發票後 ,購物的進項、銷項成本一目了然,容易勾稽。在層層勾稽下,資訊 透明化,退佣情形一目了然,業者自然不敢大量退佣,購物獅子大開 口的情況也會減少,旅遊的公平遊戲規則也得以建立。我們很高興看 到財政部和交通部已正視問題,並積極查緝。


  不過,據業者表示,由於不少港資旅行社已買斷藝品店,故退佣「 內生化」,左手轉進右手,即使站崗也無法偵測出退佣的情況,如此 一來,政府祇好貫徹「退場機制」,要求觀光客在離境時填寫滿意度 問卷,而且必須在候機室沒有導遊在場時才有公信力,對於滿意度低 的旅行社實施「退場機制」。


  此外,假自由行名義申請,到台灣再重新組團的模式,政府也有必 要了解,以免陷入另一個一條龍的模式。


  根據上述稽核藝品購物店確實開發票的行動,或是貫徹「退場機制 」的作法,方得以解決台灣觀光業亂象,尋求觀光業的永續經營,使 觀光的效益得以擴及各行各業,並使民眾分享觀光帶來的經濟效益, 對經濟有感,何樂而不為呢?基於產業永續發展及國民福祉的目標, 政府應該加把勁了!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