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悼 生活經濟大師貝克教授


  美國芝加哥大學發布,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教授(Gar y Becker)已於5月4日去世,享年83歲。在少子女化正熾、基本工資 問題再起、婚姻和犯罪等等社會問題充斥的當下,不免讓我更懷念貝 克教授,腦中立即也浮現出30年前的往事。


  那是1985~86年在芝大經濟學系當訪問學人,我和台大教授張清溪 共用社會科學那棟舊大樓5樓一間研究室的日子;而貝克教授的研究 室就在我們的隔壁。同樣是並不寬廣且陳舊的研究室,但見貝克天天 埋首書堆、用功至勤,難得的是毫無名牌學者的高傲架勢。至今記憶 仍深的一幕是,貝克為替《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寫那篇比 較古巴和台灣經濟發展的專欄小文,卻小心謹慎的跟我們探詢台灣資 料及討論有關問題。而1987年3月貝克首次應邀訪台時,富於機智且 平易近人的演說,以及參觀故宮博物院古物所表現出的專注神情,在 在令人印象深刻。尤其他對台北的攤販、光華商場等等「非正規」( informal)部門經濟的濃厚興趣,認為由這些部門從業者行為之觀察 ,正是了解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線索之觀點,更讓人覺得他是一位不 尚空談且關懷人生的經濟學者。貝克曾數度來台,國人對他的印象可 能不深,倒是我與張清溪教授在外籍勞工的引進方式上,借用其「拍 賣移民進口配額」作為「外籍勞工雇用權配額」在市場公開拍賣,應 該比較為國人熟悉。


  自1950年代開始,貝克所開展的經濟學新方法就對全球的經濟思想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博士論文是以經濟方法來分析性別、種族歧 視問題,在1995年,這種大膽的作法偏離主流過遠,雖然有數位極具 名望的教授極力推薦,還是在兩年之後才被芝加哥大學出版。此後, 貝克即將經濟處理方法廣泛用來分析「人的行為」。由於貝克的解說 ,許多當代的問題,如:勞動市場的結構、廣告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 、個人需求的創造和發展、分配不均的來源,以及社會的交互關係等 等,都有極滿意的解答。由於有關教育、健康以及個人工作態度的經 濟研究,都涉及人力資本,再因家庭係人力資本的根源,因而很自然 地要對家庭進行研究,貝克又被稱為「人力資本之父」。


  貝克沒有一個固定產生靈感的方式。也正因為如此,貝克能一直不 斷地發展新的想法,而且一直認為迄今為止,我們只了解這個神祕世 界的極小部分。貝克自認有一顆多產的心靈,而且若能想到一個概念 ,就會緊抓著不放,毫不在乎一個問題看起來怎麼樣,無怪乎他能不 斷開創出新領域,而使經濟學拓展至極為寬廣的境界,經濟學也就這 樣被稱為「經濟帝國」了。已故的198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 勒稱讚他為「一個真正的天才,一件偉大的禮物」。


  除了超人的創造力令人讚歎外,貝克的關懷人生更值得推崇,而他 對工作的熱愛及努力,當然更足資後輩學習。他勉勵年輕人特別要重 視教育及努力工作,並且不要太容易盲目跟從。他認為不管是老師或 某一權威的話,沒有一定是對的,每個人試著保持一顆開放的心,和 自己辯論,同時別害怕有不一樣的想法或嘗試新事物。如果能使心靈 保持自由、充滿彈性和富挑戰性,相信一個人在數十寒暑的短暫一生 可以過得較為充實。這應是貝克教授給我們留下的最好禮物!


  最後,最值得一提、而且最值得讀書人引以為戒的,是貝克教授在 其《人的行為的經濟分析》一書緒論中的一段話所透露出的訊息。那 是他在談到理性自利供給者追逐高價時,往往由於需求的增加致價格 提高而促使供給量增高,在學術或知識市場裏,也會有些利益團體( 包括政府)為了其特殊利益,需要披上學術基礎的外衣或包裝;於是 會以基金或計畫等等方式,提供高額價格來引誘學者供給合乎他們期 望的研究結果,即使會危害社會大眾福祉的違背「學術良心」之研究 計畫,也可能因高的「物質利益」而誘使某些學者出賣自己的良心, 致迷惑社會一般人。貝克稱這類學者為「學術娼妓」或「應召學者」 (intellectual or artistic prostitution)。在我們的社會裏, 如今正義、道德的訴求響徹雲霄,只不知有無貝克所指稱的這類人物 ?


作者: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