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淳:《財經放大鏡》由台星ASTEP 看兩岸服貿


  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上周簽署,大家自然把目光投向性質幾乎一樣,但至今仍無解的兩岸服貿協議。有些認為,沒道理台星、台紐可過,兩岸服貿卻動彈不得,亦有意見指出,兩岸關係特殊,非星紐可比擬。台星與兩岸經貿關係確實不同,但中、星競爭力卻各有所長,因此台星協定對兩岸服貿絕非無關聯。


  台星經濟夥伴協定形式上,是個符合國際間所謂高品質的自由化協定(FTA)。星給予我國貨品100%零關稅待遇,我方零關稅比也達99.5%。而在服貿開放上,雙方也把在WTO沒承諾,但實際上已開放投資的服務業納承諾範圍。確實,星原是接近零關稅國家,服務業也自由,所以在台星協定下,台灣減讓程度超過星,而服務業也沒額外開放,因此或覺得其意義有限。


  自由化工作片頭曲


  但經貿協定價值,從來就不只看短期絕對數字增減。星、紐都是高度自由國家,更是洽簽FTA的先進前輩,台灣能在過程中對自由化精神及談判技巧學習經驗,是未來推動更大規模自由化工作的正面基礎,進一步降低其他國家與台灣洽簽FTA的政治戒心。


  此外,任何夥伴協定背後,代表著更緊密的貿易及投資互動,及政府間制度化的溝通合作,這也是美、日、韓甚至歐盟,搶著與星簽FTA主因。且台灣從沒這種高品質FTA談判經驗,能順利完成簽署已是突破。


  不過我們也須坦然面對,除關稅自由化,台星夥伴協定的自由化程度距離美國期待標準,還有相當距離,也較缺乏在法規調和上的規定,還沒觸碰到會動搖國本的議題,所以台星、台紐協定絕對只是吹起自由化工作的片頭曲,我們還要面對律師、會計師及技師等專業服務業開放投資、郵政金融服務改革、行政法規透明與社會參與這些問題。


  從台星夥伴協定來看,我國產業並不擔心競爭,何況新加坡金融、運輸、物流、零售、電腦等服務業競爭力,絕對高過中國,所以各界對兩岸服貿協議戒心,很可能是來自政治問題。


  政治凌駕產業問題


  但坦白說,這樣不合理的唱衰產業,很不公平。且經5個月激烈辯證,媒體也都充分報導,還在說黑箱、騙人,也令人不解。因此對兩岸服貿協議的討論,不要再綁架產業、綁架民眾,應把真的擔憂說出來,大家才能認真檢視,討論利弊。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記者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