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黃勢璋、吳惠林:大債之路不可走


  報告總統,對於您在日前聽完財政部長報告中央政府舉債即將破表一事後大嘆:「有的國家債務佔GDP比重超過200%,人家活得好好的」、「所以很多人說:『你幹嘛怕,多借一點嘛……』,為何不能再多舉一點債?」的反應,我們深表遺憾!更對年輕一代及後代子孫所充滿的未來不確定性,感到憂慮惶恐。


  您從表面上看到台灣的國家債務比率38.6%,大幅低於其他的高債務比率國家,似乎顯示我國的舉債情況相當健康且安全;但實際上卻暗藏著國家破產的危機。這是因為政府對於國家債務的定義,並未能與國際標準確實接軌,也使得政府往往與其他國家做債務情況的比較時,在計算基準不同的情況下,出現像是「張飛打岳飛」誇張局面。根據《公共債務法》第四條規定:「政府以舉借一年以上非自償性的債務為主,而不包含一年以下的短期借款」。監察院更於2010年向行政單位提出糾正,認為目前我國的國家債務計算雖符合各項的相關法律規定,但卻未能與國際的「負債」定義接軌,實在不適合作為與其他國家做相關比較。


像裹了糖衣的毒藥


  您知道立法院今年6月三讀通過的《公共債務法》修正案,主要將GDP取代GNP成為計算基礎,並將中央與地方政府之債限更改為不得超過前三年名目GDP平均數的40.6%與9.4%,來作為地方改制、調整各級政府債限架構,以及與國際接軌的主要方式,其實就像是一帖「欠一味」的舉債藥方嗎?


  換句話說,這個欠一味的修正案,加上一再地調高債限的舉動,對於我國債務惡化的情況,根本無法成為一帖良方,而就像是一個裹了糖衣的毒藥,對於持續惡化的政府債務根本起不了毒性發作時的抑制效果,反而增加約720億元。


  其實,我們在20年前就已經大聲疾呼,政府對於民眾繳納的「租稅」,應該了解這是人民享受或需求政府服務而作為前提;所以,無止境地舉債並無法為人民創造更多的幸福、滿足更多的需求。加上現階段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成效不佳,黑心商人的行徑不斷上演,而國家的總體經濟表現近年又總是「年初春燕來、年終只求保」的情況,以及政府只能推出的「減稅萬能」的租稅優惠,導致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最低的情況,連帶影響這一波的財政困窘每下愈況,導致政府面對未來的施政與預算,只好透過舉債方式作為施政的財源。這無非助長了政府「以債養債」的現象,也如同卡債族的「以卡養卡」,國家陷入無法自拔的惡性循環中。


舉債應「懸崖勒馬」


  因此,面對財政困窘的台灣現況,以及國家債務即將來到懸崖邊的同時,我們再次呼籲總統對於政府舉債應該「懸崖勒馬」,為求後代子孫的長遠發展,千萬不要存有「多借一點債務沒關係」的想法與決策。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黃勢璋、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