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保2困難 服貿還在卡卡


  立法院雖三讀通過「台紐經濟合作協定」,為台灣第一個與非邦交國的FTA。但是,因ECFA、兩岸服貿協議引發的爭議,迄今仍未平息,不但影響後續貨品貿易協議談判,也不利台灣推動與其他國家的FTA;如何解套,仍充滿變數。


  相較於台灣的延宕,全球區域整合卻在加速進行。FTA對台灣的衝擊早已浮現,使台灣出口競爭力受到嚴重衝擊,在主要出口市場的市占率節節下滑。


  以東協市場為例,近年來,在出口疲軟下,台灣對東協的出口金額卻逐年成長,是成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


  不過台灣在東協市場的市占率不斷下滑,反應出東協市場對台灣愈來愈重要,但台灣在東協的競爭力卻愈來愈弱的矛盾現象。特別是,最近公布的九月外銷東協接單金額,甚至出現衰退,對台灣更是警訊。


  以個別產業為例,台灣塑膠及鋼鐵對東協的出口,在東協—中國FTA生效後被大陸超越;紡織、機械設備及光學製品在東協—南韓FTA生效後被南韓超越。目前台灣對東協的前十大出口產業市占率,已全部落後於大陸及南韓。


  除了東協外,美國及歐盟市場在美韓FTA及歐韓FTA生效後,也出現出口成長率不及南韓的情形;而在一些與南韓競爭激烈,且關稅較高的產品,尤為明顯。


  出口市場表現不佳,連帶亦影響到經濟成長率,台灣今年不但保三無望,維持百分之二的成長率都非常辛苦。出口不振也會連帶影響國內投資意願及產業升級,更不利於國家經濟長期發展。


  面對嚴峻的情勢,台灣必需勇敢地投入區域經濟整合。相較於各國開放的決心,台灣內部對自由化仍未形成共識,也不夠積極,更缺乏宏觀的戰略思維。特別是目前國內對服貿協議內容仍有爭議,再加上恐中、排中、反中的意識形態;使得自由化的步伐蹣跚,通過服貿協議更是遙遙無期。


作者:劉大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2013-11-01/聯合報/A29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