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健全:給希望 拉民調 搶救悶族群


  最近,馬王之爭持續,馬總統的民意支持度也在低檔徘徊,即使是大是大非也在低民意支持下失去了正當性。 這意味著,政府推動政策、主導議題,都有大部分民眾站在對立面,祗要稍具爭議性議題,如核四、油電漲價、大埔事件、服貿協議,民眾就以各種理由走上街頭、發洩情緒,抗議政府失能,並透過公民運動,癱瘓政府,也使得政策幾近停擺…


  展望未來,推動政策除了更周延的配套外,當務之急應是在短期內設法拉升民意支持度。有了民意當後盾,推動各項政策,才能得心應手。至於如何拉升民意支持度呢?筆者認為,應該在短期內集中資源,針對「悶經濟」受苦的目標族群突破,感動他們,爭取支持。


  此一目標族群,即為「二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低收入及青年族群。過去政府不是沒有政策,但散見各部會,資源分散。未來應加強整合各部會資源,並募集民間資金,推動「二中一青希望工程」,針對當下的「悶族群」大力協助,以提升民意支持。


  在中小企業的協助上,政府可考慮在若干台灣具利基、核心競爭的製造業,如工具機、自行車、精密機械、光學等領域,除上游、中游外,亦應留住下游產業,使供應鏈下游的中小企業有生存、競爭的活力,保持完整的供應鏈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推動台商回流從事製造、加工、設計、品牌、行銷等延伸價值鏈,為中小企業創造商機。


  另一方面,透過ECFA的擴大陸客來台觀光、開放自由行,為中小型的零售、餐飲、物流、運輸、觀光等贏取更多的機會。當然,服貿協議在爭取強勢產業登陸時,針對中小企業衝擊的先期補助、輔導亦不可或缺。


  在中低收入族群的協助,社會救助及短期協助就業方案,必須延續。政府目前放寬貧窮線,使更多弱勢族群受到照顧,值得肯定。另一方面,在短期內,透過消費券、食物券協助其度過難關。並在三節封街,於中秋、尾牙及春節時,提供流水席,撫慰其心靈,也有其迫切必要性。


  最後,在年輕族群問題解決上,建立大專院校退出機制、擴大技職教育、最後一哩訓練,使專上學歷者供需失衡情況舒緩。同時,槓桿民間資源成立基金,一方面整合輔導團隊協助創業,增加創業成功率,一旦成功,則可採類似日本「搶救貧窮大作戰」的個案在電視上播放,以引起矚目。其次,透過顧問團有效媒合青年就業。


  藉由上述較具「同理心」的短期政策推動,來提升政府民調,一旦民意支持度有效提升,爭議性政策或大是大非的議題,才有民意當後盾,而不至於在「公民意識」抬頭下「拆政府」,致一事無成。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資料來源:2013-10-10/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