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健全:《觀念平台》過去「成也大陸,敗也大陸」 現在「敗也大陸,成也大陸」


  最近,上課時學生問道:「過去台灣鎖國,未能搭上中國大陸高成長列車,而目前大陸經濟急轉直下,台灣卻和大陸透過ECFA的臍帶緊緊相連,會不會因而受害?」筆者回答:「大陸經濟雖然不如以往高成長,但巨額的外匯存底與政府的高決策效率,未來仍有相當的發展潛力,台灣未來命運的好壞,端視台灣如何善用大陸轉型契機。」


  目前大陸經濟雖然不再高速成長,但應不至於硬著陸,理由如下:第一,大陸處於結構轉型,長痛不如短痛,意識到問題,反而可以「軟著陸」,追求可持續性的成長。第二,大陸外匯存底高達三兆多美金,城鎮化仍有10~20%的空間,加上大陸近年來民眾所得提升,勞工收入增加,城鎮一體化的推動,有利內需擴大。第三,大陸經濟雖下滑,卻加速結構調整,由過去出口主導,轉向內需導向,未來資源加速往擴大內需調整,對內需及相關服務業仍相當有利。


  了解到上述大陸結構轉型方向,台灣未來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就大致有了譜。過去二十年來,台灣產業大量外移大陸,將之視為廉價的代工基地,並享受出口成長、經濟熱絡的好處。不過,隨著大陸的「騰籠換鳥」強調自主創新、發展品牌通路,由以往的出口為主,轉為擴大內需的發展模式,加上大陸的聯想、中興、華為等國營企業已在P C、通訊手機上嶄露頭角,在自行扶植自己的供應鏈廠商下,也會排擠台灣製造商代工的機會,這正是所謂的「成也大陸,敗也大陸」。


  因此,未來台灣應加速升級轉型,並分散代工基地、出口市場,才能再現風華。另一方面,在主流的製造業領域(如ICT、通訊)上自創品牌有其困難性,如宏碁、華碩、hTC面臨劇烈競爭可見一斑。因此,未來政府應將更多資源擺在台灣具有主導產業規格、訂價實力的次產業,例如工具機、自行車、文創、中小型生技領域、具兩岸市場的網絡、IC設計與晶圓代工(中間品牌),以及具有大陸、亞洲市場概念的商業服務業等。在這些領域上,台灣機會比較大,投入的資源及風險也相對較少。


  此外,和大陸競爭,也必須藉由外援。透過購(合)併取得關鍵技術或和歐美日大廠共同研發、合作,使技術、商業模式繼續領先大陸,台灣才能在大陸市場繼續保持優勢,增加對大陸的談判籌碼。


  至於在服務業上,過去二十年來,隨著台灣產業的外移,不少高素質人力外移大陸,在高所得高消費族群外移後,經濟的成長動能也跟著下降。不過,隨著大陸經濟的崛起,大陸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也由以往的出口投資導向,逐步轉型為「擴大內需」的經濟型態。也給了台灣服務業登陸卡位的商機。透過大陸龐大的市場來協助台灣服務業脫胎換骨,並給予年輕人有機會搭上國際化列車,以及突破薪資成長停滯困境的絕佳機會。這正是所謂的「敗也大陸,成也大陸」。


  至於服務業如何登陸卡位呢?首先應重新定位台灣服務業。因為大陸及多數東南亞國家的服務業發展較晚,台灣在服務業上有競爭優勢,大陸的黑心商品猖獗、搶水、搶奶粉、搶醫院,加上台灣的人文關懷、服務業精神及軟實力,具有相當商機。在東協國家中,華僑多,來台僑生也不少,台灣在東協國家投資網絡亦綿密,都是可以運用的平台。因此,台灣未來的服務業應定位為「亞洲安全安心食衣住行育樂的提供者」,目標應是「建立台灣為亞太服務業的營運總部,透過服務業輸出以加速台灣服務業的轉骨」。


  不過,有了願景、目標,也必須有策略及執行力才能達成使命。尤其是服務業的檢驗、認證、消費保護的加強,建構好的環境,才能凸顯台灣產品、服務的差異性,而有出口的競爭優勢。其次,資源配置也有重新調整的必要,未來服務業創新、研發資源未來應大幅增加,如此,才可凸顯服務業的重要性。


  尤其是透過ECFA服務業談判,使台灣的服務業有合理的市場准入及競爭的空間,而不會受制於潛規則的束縛,喪失競爭優勢。


  此外,ECFA之後,台灣中型服務業登陸卡位市場的風潮大起,如何使服務業登陸和人才的國際化有效結合,搭上國際化列車前往海外歷練。但這些人才海外就業一段時間後,仍不時回台受訓、消費,甚至返台就職,。另一方面,鼓勵國際化企業由台上市/櫃,將資金匯回台灣,使國際化投資和國內經濟效益的連結,更能爭取國內對企業海外投資的支持。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 201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