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健全:《觀念平台》膨風水蛙刣無肉? ~ 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帶動台灣服務業升級轉型


  兩岸ECFA服務貿易協議於日前在上海簽署,大陸對我開放80項,台灣對大陸開放64項,為台服務業的發展向前跨了一大步。


  因為其中不少項目的開放,優於香港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有利台灣 服務業在歐美日登陸前有時間上的先佔優勢,加上同文同種的先天利益,有助於台灣服務業利用大陸的本土市場,突破小規模、小格局的困境,並加速升級轉型;進而創造優質就業機會,協助突破低薪的困境,值得喝采。


  不過,也有不少反對聲音,認為服務貿易談判不但衝擊國內的產業、就業機會,而且企業外移、人才出走,形成產業空洞化。在大陸潛規則的制約下,利益看得到,吃不到,只是「膨風水蛙刣無肉 。」


  再者,我們必須反問:「如果政府什麼都不做,維持現狀,我們的 產業會更好嗎?」長期以來,台灣的服務業停留在小規模,沒有能力提供高階、優質的就業機會,人才在低薪下也紛紛出走,以至於在產業未空洞化之前,人才就先行空洞化。


  而且產業升級緩慢,他國發展 較快產業可能來台購併,數年前韓國動漫業者欲購併台灣的遊戲橘子 公司即為一例。


  可見在國際化、跨越國界競爭時,如升級轉型太慢, 無資金挹注、缺乏國際化能力時,即可能使得人才、技術被掏空而邊 緣化。鑑此,此次ECFA服務貿易協議,提供台灣一個服務業破繭而出 的絕佳機會。


  不過,國際化是否意味著人才、資金、技術出走,產業也會面臨空洞化?大體上言,如果缺乏規劃聽其鳥獸散,極有可能,但如果能夠有計畫的輸出,則情況可以改觀。


  何謂有計畫的輸出服務業?它代表政府的積極協助,包括支援服務業在海外拓展市場時,和當地政府溝 通降低土地、租金成本,形成群聚,提供企業降低國際化進入障礙的 基礎建設,包括目標國家、市場的人口、消費、財經法規、勞動規範 等資訊的提供,協助國內人才的培訓搭上台灣國際化列車,以及租稅 優惠、國際品牌的宣傳、透過FTA談判尋求市場進入,乃至上市、上 櫃的協助等。


  以印度的瑜珈老師、泰國餐飲業為例,印度派瑜珈老師至國外教學,並吸引各國人士至印度學習瑜珈,這些學成歸國的老師回到本國開枝散葉後,並未掏空印度的瑜珈技術,反而這些各國的瑜珈老師將在一段時間後,會回到印度學習新的技術,不但增加印度的學費,也帶動了航空事業、飯店收入及當地的消費。


  泰國餐飲業則是派遣人力至海外展店,但食材、設備七成來自泰國的進口,也增加了泰國的出口 。


  可見有計畫的輸出服務業不但不會空洞化,反而可以帶動服務業的轉骨,使其規模擴大、競爭力提升,增加多元化、高階人才的需求,突破薪水停滯的泥淖。


  至於在服務業輸出上,應從「計畫性」著手,如在台灣培訓企業所需人才,使台灣人才隨企業的海外投資而擔任其海外儲備幹部,搭上國際化列車。台灣則發展為其連鎖加盟總部、人才培訓總部。


  這些外移專業人士定期(三、五年後)回台受訓、消費,而外移的子公司則回台上市/櫃,將資金匯回,則人才、資金和台灣經濟有效連結時,台灣就不怕服務業輸出導致產業空洞化了。


  當然,服務業的市場准入相當困難,尤其是大陸不少的潛規則,包括技術上的刁難、審批的不透明、資本額的限制、中央地方法規的不一致等。


  因此,政府有必要設立專案辦公室去追蹤後續發展,並和企業、公協會合作加速落實,做為下一波談判、開放的基礎。同時,營業區域除福建、海西外,也能擴及上海、北京,長(珠)三角等,以延伸影響力及商機。


  此外,服務貿易談判也應以供應鏈、上中下游整 體利益思考,並和產業發展的路徑(roadmap)相扣合,使ECFA的服務貿易談判和服務業的升級轉型確實連結。


  並且,對於國內因開放而衝擊較大的服務業,除了掌握損害外,也應透過輔導,使其結合本土化、在地化的優勢及台灣的軟實力來創造差異性,降低陸資來台的可能衝擊。不過,如果某一產業衝擊太大, 則救濟輔導基金乃至緊急磋商機制的啟動也有其必要性。


  整體而言,透過兩岸ECFA服務貿易協議的洽簽,結合政府國際化基 礎建設的提供,有計畫的輸出台灣的服務業,使服務業得以脫胎換骨,協助人才國際化,並透過人才回台受訓、消費及股票上市,使外移的企業和國內經濟建立有效連結,台灣的服務業將有絕佳的轉骨契機,也可以為國內經濟注入活水,國內的高階服務業人才也不再英雄無用武之地。


  兩岸服務貿易的簽署,如果能夠結合有計畫的服務業輸出 策略,將足以帶動台灣服務業的全面升級轉型,它絕對不會是「膨風 水蛙刣無肉!」


作者: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 201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