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淳:新內閣需以新思維拼經濟


  這幾天內閣人事調整逐漸明朗,新的團隊陸續到位。新任行政院正副院長江毛配,雖然令人耳目一新,過去政績也受到肯定,但均非民眾最關切的經濟及貿易背景出身,在從政經驗中也較少此類歷練,因此如何強化經濟領域的戰鬥力,讓社會持續有感,成為新內閣的首要挑戰。


  在陳冲院長任內,對內歷經了所得成長動能不足、國營事業福利爭議、證交稅改革、公務員及勞保年金改革等風風雨雨,而且如自由經濟示範區等許多重大政策,都只是開花,尚未結果。對外面對匯率大戰一觸即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及台星、台紐FTA尚缺臨門一腳,以及加入如「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東協加六等國際自由化機制的挑戰等,而全球經濟成長雖然前景看好,卻仍有變數。


  這些問題,都凸顯出如何讓社會肯定內閣調整,拉抬對政府的支持率,經濟議題的處理將具有關鍵地位。


經濟問題 首要挑戰


  事實上,所有經貿政策及改革,都只是一種手段,最終目的都應在兼顧社會公義的前提下,促進產業發展、創造經濟成長,並增加就業機會。有些政策需要時間才能見成效,卻是建立良好發展環境不可或缺的基礎;有些政策能短期見效,讓社會有感,但是卻可能影響長期目標的達成。如何在二者之間搭配調和,利用短期手段取得對長期政策的民意支持,將是政府支持度高低的關鍵。


  過去政府的經濟政策,偏重短期目標,而且方案很多,「X字箴言」滿滿都是,然而往往彼此欠缺協調性,經常重複,又常因少數的輿論意見而驟然改變,導致外界有「名嘴治國」之譏。


  反觀長期性政策即便存在,外界也模糊不清,無法掌握。若以一般企業經營的成長規劃,必然先有願景,再按照願景規劃短中長期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方式。而台灣的經濟願景是什麼?達成的手段又為何?恐怕很多大人們若非答不出,就是各有不同的想法。


創新思維 廣納建言


  例如透過創新提升產業層級,藉由自由化釋放動能及競爭力,是政府黃金10年的核心工作,而自由經濟示範區更是中、短期內調整經濟結構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以目前的規劃方向,似乎愈來愈像大型的加工出口區,搭配廉價勞工及土地,仍然是傳統製造業的思維,而示範自由化鬆綁,結構經濟調整的成分已經淡到幾乎嚐不出來了。若是再加入減免租稅誘因,除非未來能全國都適用,否則自由化的示範效果將變得很有限。這樣規劃的問題,除了能否達成長期願景的質疑外,更展現出受傳統拘束,欠缺創新的限制。


  所以我們期待新內閣經濟團隊,能夠以創新跳脫傳統思維,按照清楚的願景,釐清短中長期手段的關係,廣納建言卻能步伐堅定的開創經濟發展新局。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 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