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陳信宏、溫蓓章:《學者觀點》啟動台灣的社會創新工程


  台灣長期以來存在兩極化的討論,形成對立式和「鋸箭法」的思考。這種對立,不僅存在於政治議題,也時常出現在經濟社會政策領域。同時,台灣的產業發展也在各種面向呈現強烈的反差。高科技產業光環消退之際,卻有著部分傳統產業展現獨特的風貌。


  國內產業發展和創新成果受到質疑之際,卻不時傳來國人獲得國際獎項的消息。套一句智庫朋友講的話,台灣現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局局有安打(單點技術突破、專利、國際獎項),但不一定得分(經濟表現、產業競爭優勢)。」我們認為:若不能打全壘打,至少要串連安打,提高得點圈的打擊率。而要解這些困境,我們需要有新的視野和解題方式。


  以OECD為首的國際智庫近幾年來倡議「社會創新」(social inno vation)、「社會融合」(social inclusion)與「社會型經濟」( social economy)等概念。其中,「社會創新」可狹義定義為:透過就業、消費和參與等方式改善個人和社群的福祉,其目的在於提供個人和社群問題的解決方案。


  廣義的定義則為:可滿足各種社會需求之新策略、概念、想法與組織,並可以延展和強化公民社會。美國全球創新研發聯盟(SRII)總裁Kris Singh則提出另一種定義為:明顯改變現況+創造價值,增加改變的動機(回應社會需求)、改變的標的(社會系統)。


  因此,隨著社會變遷,歐美智庫在處理與各種發展相關議題,也納入了新的關鍵字、視野與議題。例如,公勞保等退撫制度的改革在歐美納入「包容性成長」(inclusive growth)與「跨世代和諧」(g eneration solidarity)等關鍵字。


  另外,OECD並於2007年出版「社會型經濟:建立包容型經濟」(S ocial Economy: Building Inclusive Economies)專書。該書除了對社會型經濟的理論和政治經濟脈絡加以討論之外,還分析了社會型經濟在發展的角色、社會企業、組織能量與社會排斥、社會型經濟的推動方式、社會型經濟組織的支持架構等重要議題。而且,「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被視為社會融合的重要工具;因為他們可扮演社區發展的媒介、社會資本的提供者、公民社會發展的推動者。


  事實上,台灣最近公勞保等退撫制度的改革爭議,反映出全球化與社會變遷對現有制度的挑戰。公勞保等退撫制度的沿革有其時空背景,但是社會變遷意味著社會與經濟發展的紋理,已經不同於這些制度成立時所隱含的基本假設。尤其台灣現在面對經濟發展速度減弱、人口老化、少子化,乃至於年輕世代低薪就業或不易就業等問題,自然容易引發公勞保等退撫制度改革爭議。而且台灣一些其他政策的爭議,如大學過度擴張問題,也反映出當時政策設計忽略了社會變遷的趨勢和後續影響。因此,即便處理專業的經濟問題,我們已經不能再重蹈覆轍。


  進一步而言,台灣長期以來存在的兩極化爭議是一種「鋸箭法」思考的結果。前一段時間「金馬獎」爭議喧騰一時,是一種非常台灣本土化的思考/論述。但是韓國近3年卻在澳門、新加坡、香港舉辦「韓國音樂節」,而且王力宏並於2012年獲得Mnet亞洲音樂大獎。兩相對照,韓國是以透過國際行銷軟實力的角度,來處理他們的年度音樂盛會。


  另一個對照是:多年來台灣在國內「巡迴」(流浪)辦「金馬獎」,韓國卻定點舉辦釜山影展,而且除了頒獎盛事之外,更致力於建立一個文創/影視國際相關利害關係人可以交流的平臺,進而使得釜山影展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鋸箭法」的思考或政策討論與設計會失之於視野有限;且論述與政策規劃的起點與發展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政策或創新成果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台灣現有的主流模式,容易流於「以管窺天」,使得政策或創新的焦點以單點突破(如中間財/零組件技術)為主。但是,若能擴大視野,則可能形成系統及與可長可久政策或創新成果。


  因此,台灣的創新、研究與政策視野必須適度地改變,除了傳統的議題和視野之外,也需特別關切特定因素(如全球化、金融危機、長期失業、世代關係)等對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影響和所引發的新興課題。


作者:陳信宏、溫蓓章/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研究員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 201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