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陳信宏:《觀念平台》從A-Team到A+全民體驗的芻議


  馬總統一番不運動與懶人關連性的談話引發批評。姑且不論前言後語的關係,為政者語帶批評,自然容易引發爭議,特別是在目前經濟低迷時期。更重要的是,政府不能就此有所作為嗎?


  美國NBA籃球與MLB棒球運動風靡全美,並刻意引進國外球員,進軍國際市場。這些運動的電視轉播後面卻有著美國人長期經營下來的家庭生活體驗;在家庭後院或社區場地父子一起練球,甚至於父親帶著子女或朋友攜手前往球場看球。同樣地,韓國足球運動在國際賽事嶄露頭角,使得足球明星得以「出口」到英國足壇發展,背後有著台灣所缺乏的足球運動產業與生活體驗。


  A-Team與台灣的自行車休閒文化已經改變台灣自行車產業的面貌和民眾的生活體驗,但能否更上一層樓?我常認為這段歷程可稱做技術領導者、軟性經濟創意者和生活型態先驅者的組合。現在很多民眾已廣泛享受台灣的自行車休閒文化,但是A-Team的成就是由企業的格局與策略加上多元的政策工具組合所共同促成的。


  企業家不追求低成本海外生產優勢的企圖心,使得經濟部可以協助形成A-Team,促成自行車供應鏈的創新整合,進而使台灣成為高價自行車的製造中心。同時,法人機構配合推動自行車國際設計競賽,引進多元的價值創造元素,並透過民間基金會,結合地方政府,催生與推廣自行車道與自行車休閒生活型態。捷安特並透過提供自行車騎乘籌辦服務,形成製造服務化,甚至將休閒自行車道與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到中國大陸。這表示台灣在這個領域已經可以藉內需引領風潮和出口整體解決方案。


  這個產業轉型案例的內涵不只是發展本土品牌,更包括型塑新生活型態,培育市場和解決整體方案。我一直記得捷安特劉金標董事長接受電台訪問時所說的一段話:「有人喜歡釣魚,我喜歡養魚。大家都來釣我養的魚,但我的釣竿比較多。」民間企業固然可以「養市場」,但政府部門不能袖手旁觀。


  許多國家運動和民眾生活體驗的結合或許提供A-Team一個更上一層樓的參考路徑。目前,台灣已經有相當多的自行車休閒文化愛好者,他們享受這種生活型態,因而對自行車和周邊商品與服務的需求水漲船高。我們能否再以「養市場」的方式,激發出更高進階的市場需求呢?台灣奧運失利,政府的檢討只是一時的虛應故事,或有決心讓我們在下1、2屆奧運,在某些項目脫穎而出呢?要成就這些事情,我們不能只是以「讓運動員苦練」、「辦活動」、「辦賽事」的方式為之。


  以下拋磚引玉,提出「從A-Team到A+全民體驗」的芻議,嘗試將上述的問題,透過整合性解題的方式,推導出一個兼具產業發展與民眾體驗經濟的發展策略輪廓。


  看過倫敦奧運自行車賽的人大概都可以體認到,室內與室外的自行車賽都需要鬥力、鬥智和團隊精神;運動選手對於自行車的各種性能更帶有高規格的需求。英國原本並非自行車競賽的強國,但藉地利之便,充分結合科技的應用與團隊的系統性養成,終於在倫敦奧運獲得多項獎牌。


  台灣或許可以在既有的自行車休閒文化基礎之上,進一步以系統性的方式推動自行車競賽運動產業,進而以帶動自行車產業發展和在國際競賽脫穎而出為目標。這有賴體委會、經濟部(科技創新層面)、 A-Team等相關單位持續地協力合作。首先,體委會和A-Team要願意成為這個策略企圖的「主事者」(owner),不僅以相稱的待遇長期培養自行車競賽團隊,而且可向下紮根,推動多層級的團隊和常態性聯賽。並要使常態性聯賽能夠透過傳播媒體(如有線電視、網路電視)逐步擴大吸引觀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這則是經濟部可與體委會和A-Team進一步合作的部分,並藉此使得台灣的自行車業與相關運動服務能夠進一步拓展。


  政府宣稱要發展運動產業多年卻始終未見成效。反之,這個芻議是在台灣既有的基礎上,由公私部門聯手,借力使力,以系統性的方式,創造引導的需求,以促成自行車業與自行車競賽業齊頭並進,並帶來民眾有感的經濟與生活體驗。透過此,我們也比較不會讓國人在國際場合所獲得的獎項成為「一時的勳章」,形成無法與他們的生涯發展結合在一起的遺憾。


作者:陳信宏/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所所長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7/政經八百 201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