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健全:協助台灣人才的國際移動不是件壞事


  最近,報載台灣的年輕人薪水倒退回17年前,國立大學畢業生到澳洲屠宰場宰牛、去羊皮,賺取高於台灣3~5倍的薪資,不免令人唏噓,究竟台灣經濟出了什麼問題?讓年輕人有夢不是政府的責任嗎?尤其在長期低薪下,人才必然不甘於現狀,紛紛到海外尋求機會。


  一、二年前,在飛往上海的飛機上,有幸和一家以日本為總部的跨國企業之台籍總經理閒聊,他說時下台灣的年輕人薪資低得可憐,對未來缺乏夢想、憧憬,這個社會怎麼會有進步的動力?他進一步指出,日本經濟雖然陷入失落的二十年,但年輕人仍有5、6萬元新台幣的月薪,加上物價、房價仍在下跌之中,比起台灣仍然過得優渥。在上海參加會議時,也有機會和大陸學者聊天,了解到他們的清大、北大畢業生,有機會在百大、百強企業上班,領取高薪。反之,台灣的台成清交(台大、成大、清大、交大)畢業生和大陸學生一樣的優秀,卻沒有太大的舞台來發光發熱,令人覺得辛酸。在大學兼課時,問及學生未來的規劃是什麼?八成學生的眼中是一臉茫然。過去,讓年輕人有向上攀爬的生涯規劃,薪水有逐步調漲的空間,不是理所當然的情境?現在為何如此的遙不可及,何以致之?


  在國內薪資偏低時,如能結合自己的專業能力、語言優勢,使自己可以到海外就業,並闖出一片天空。根據主計處的統計,2008年中至2011年中的三年間,有酬工作者平均月收入為3.68萬元,而每月在3.5萬元以下者的比重由56.3%上升至58%左右,顯示收入在平均水準以下工作者有增加的趨勢。同時,隨著國內薪資的停滯及產業國際布局的結果,人才前往海外就業的情況愈來愈明顯。一般言,人才的外移固然對產業發展不利,但人才的國際移動也有助於騰出就業機會,紓解台灣的失業問題及薪水偏低的困境,但如何掌握人才外移空洞化及紓解國內失業問題的平衡點,值得正視。其次,人才國際移動有助於國內企業的國際化,但如何使其資金、人才和國內建立聯繫,將是台灣避免產業、人才空洞化的關鍵。當然,政府應扮演何種角色,使人才的移動亦可回流,或回台灣受訓、消費,或貢獻所學,也考驗政府的智慧。


  由於產業屬性不同,人才的需求及留用亦有所不同。依筆者之見,首先,在科技產業上,隨著大陸高薪資的挖角及若干產業競爭力的下滑,台灣很難留住相關人才,但應該建立人才供需及媒合平台,和前往海外任職的台籍菁英保持聯繫,未來還有機會返台服務。同時,台灣應聚焦幾個有競爭力產業,結合政府資源投入,並強化整個價值鏈、供應鏈體系。在產業持續進行研發投資,或擁有品牌並持續保持國際競爭力時,薪水即不易受到壓抑,而且產業有發展前景時,縱然薪水稍差,亦可留住人才。科技領域中的晶圓代工、筆電產業中的華碩、宏碁、手機領域中的宏達電子(HTC)、IC設計的聯發科技公司等均為其中翹楚。但未來仍應延伸價值鏈,或持續研發上游原料、關鍵零組件,並向下游發展通路、品牌,結合下游製造廠,以強化廠商在產業鏈中的競爭力,方可留住人才。


  就傳統產業而言,因傳統產業攸關民眾食衣住行育樂活動,即使景氣波動,亦不像科技產業的變動那麼劇烈,同時,台灣的產品與服務,相對大陸、東南亞仍有優勢。透過公司和海外子公司、關係企業人才的輪調,有助培育員工的國際觀與視野,並了解海外客戶的需求,以更顧客導向的觀點來製造、服務與行銷海外市場。國內則應有效導入科技、商業模式,協助傳統產業創新、加值,薪水自然會提高,不但創造就業機會且相關人員亦可取得高薪,如台塑企業、捷安特自行車、正新輪胎、上銀科技、裕隆汽車等。


  至於在服務業上,近年來,服務業國際化前仆後繼,尤其是對大陸市場的開拓上,透過大陸市場發展品牌、快速展店,有機會快速提升競爭力及創造更多國際化人才的就業機會。以連鎖加盟為例,如85度C、王品牛排前往大陸、東南亞展店,開設1000家分店,由台灣派人才擔任店長或儲備幹部,可以創造上千人的就業機會。同時,這些幹部有了海外經驗、視野後,一旦調回台灣的總公司,也能夠以更國際化的觀點,使公司的經營更能和國際接軌。


  當然,政府的角色亦至為關鍵,因此,經濟部、教育部、勞委會可以考慮負責結合加盟企業和大學,在台灣培訓廠商所需人才,並透過適當補助,使企業願意聘任大學畢業生至海外就業。其次,台灣亦應設立國際人才培訓、連鎖加盟總部,讓人才可以返台受訓,才不會造成人才流失。同時,鼓勵企業在台設立加盟、營運總部,資金、人才可以回流,如此就不必擔心產業空洞化。


  至於個人如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首先,應多上網、看報章雜誌,了解全球趨勢及重大事件、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未來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趨勢,才能找到自己的優勢、利益。


  其次,專業能力及跨領域知識的結合創造自己的優勢:全球化競爭中,要創造自己的差異性、創新性,除了專業能力的培養外,語言、電腦能力的加強,以及異業知識(如美學、設計等)的結合,都有助於凸顯自己和其他人的差異,表達自己的競爭優勢。


  此外,民眾也應具備語言、文化的親近性,並培養人際網絡,累積自己的國際移動存摺,讓台商、大陸、新加坡、日本等地企業都樂於吸收台灣人才。


作者: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科經組顧問、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資料來源: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