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淳:從TIFA到TPP 政府要再加油


  隨美牛問題解決,過去幾年陷入低潮的台美經貿關係,有加溫趨勢。本月初連戰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的會談中,除確認「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將在近期復談,更談到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可能時機。


  上周美國國務院派高階官員來台布局,而金溥聰駐美,各界期待有助促進台美關係發展。但TIFA不等於TPP,要做到馬總統最近常喊的「8年入T、愈快愈好」目標,政府部會還有很多要加油的地方。


  美國向來是台灣最重要的經貿夥伴,到今天為止,仍是台灣第2大出口市場(僅次中國),也是第2大外資來源(僅次歐盟),改善台美經貿關係,有明顯利益。


台美經貿關係改善


  美國更是TPP主導國家。TPP是超大型自由貿易集團,成員國將對彼此消除關除、開放投資,簡化法規。在美國大力推動下,目前加入國家包含美、星、紐、澳、智、秘、越、馬、加、墨及汶萊,未來還可能加上日、台及韓。


  現有11國加上日、台、韓,TPP成員國國內生產毛額,佔全球總值一半,將是全球規模最大市場。目前TPP成員國佔我國進出口貿易總值已有24%,若再加上日、韓,將突破40%;若能透過TPP取得市場優惠入場券,不僅是大利多,更分散市場、降低對中國過度傾斜的有力機制。改善台美經貿關係,實具多重意義。


  但要拿到TPP門票,須付出代價。至少先讓中斷5年的台美TIFA復談。TIFA機制雖非市場自由化協定,也不能低估其功能;某種程度TIFA與兩岸ECFA很像,都是台美間以制度性化、常態化機制,解決貿易障礙,推進經貿合作的平台。


  TIFA復談固然有象徵意義,但要解決實際問題,仍需執行力。從繼續強化智財權保護、蔬果、食品及醫療器材檢驗標準,到健保對專利藥品的給付標準,都是過去幾年美國重複提出的檢討問題,而我國也想推動與美國洽簽投資保障協定,這些都是尚未拿到TPP推薦信前,就要解決的難題。


體制須大規模改革


  就算過了TIFA這關,還有TPP門票。TPP對市場開放及體制自由化要求,將是高標準協定,除零關稅比例可能從9成起跳,服務業及外資開放、國營事業規範、法規透明及接軌等,都意味體制須大改革。


  這些議題均涉及制度、法規改變,受影響最大的是這些制度法規主管機關。從TIFA到TPP,除產業要提升競爭力,政府部門才真正需要加油!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