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精準之外,兩岸政策更要有感


  馬政府日前調整國安、外交及兩岸人事,其中海基及陸委會首長也更動。預估今年中國大陸十八大之後對台人事也將會有所調整,兩岸互動即將進入另一個新階段,不但攸關兩岸關係的走向,也將會影響台灣未來的發展。


  過去,兩岸政治對立、國防對峙、外交對抗,經貿往來密切但缺乏保障。在馬政府上台後,雙方體認惟有透過和平談判才有可能解決兩岸長期分治所留下來的複雜問題。在「先難後易、先經後政」的思維下,中斷十餘年的談判也隨之展開。


  回顧江丙坤擔任海基會董事長四年多,共舉辦八次江陳會談,簽定包括ECFA及其他十七項協議,達成兩個共識及兩個共同意見。涵蓋範圍包括市場開放、食品安全、金融合作、司法互助、共同打擊犯罪檢疫、智慧財產權、醫療衛生、投資保障等多項領域。不僅從制度面提供兩岸交流的法律基礎,也建立了兩岸互動往來的基本架構。


  兩岸關係雖已取得顯著成就,但雙方仍存在相當大歧見,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及挑戰。我們必須體認,惟有先在經貿議題形成共識並創造互利雙贏,兩岸關係才能由制度化進一步鞏固,循序漸進地由經貿跳脫到其他層面。


  首先,過去兩岸關係有大幅度開放與改善,人民雖可感受到開放帶來和諧的氛圍及便利性,但仍無法充分體會開放效益。未來當務之急是ECFA的談判宜加速完成。ECFA在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簽署後,所產生的直接效益僅來自於少數早收清單產品關稅的調降,創造的經濟效益有限。未來必須加速完成ECFA後續的談判;但是目前ECFA談判似乎進入深水區而面臨瓶頸,其中中國大陸對於台灣違反WTO最惠國待遇,加諸於中國大陸特有的限制反彈較大;而台灣則對中國大陸開放國內市場的幅度存有不少懷疑。如何化解歧見,均是一大考驗。


  除貿易領域外,未來必須利用ECFA推動兩岸產業合作,進而制定具有產業發展與區域整合戰略觀點的兩岸政策。目前兩岸都處在經濟轉型的十字路口,台灣面臨到代工走向品牌的挑戰,而中國大陸則需由「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市場」,由「出口導向」的發展導入「內需推動」,由追求經濟的成長改為追求人民收入的穩定,並兼具改善所得分配不均的目的。


  在此改變的脈動下,ECFA無疑是促成兩岸經濟轉型的最佳催化劑。但如果中國大陸仍是將產業合作停留在「招商引資」階段,台灣仍將中國大陸視為「世界工廠」而疏於經營其內需市場,產業合作則永遠無法開花結果。如何利用產業合作促進兩岸產業成長及轉型,為重要的成功關鍵。除了應憑藉兩岸在過去已建立綿密的生產網路與分工體系,也應加強雙方新興產業的對接,產業合作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另外,賴幸媛由陸委會轉軌WTO,不再需要扮演過去的「煞車」角色,應將兩岸關係的外溢效果極大化,將兩岸政策成效擴散至WTO。WTO是台灣參與的最重要國際經貿組織,目前已有一五七個會員。但過去由於兩岸關係緊繃,在WTO架構下不但少有互動,甚至還因主權問題時有摩擦。兩岸關係的和緩使得台灣國際空間更寬廣,台灣應善用此契機。台灣與中國大陸均屬於WTO新會員,在WTO談判的議題中有許多立場相近,在WTO架構合作的空間相當寬廣。特別是中國大陸及台灣的經貿實力不容小,未來若能發揮影響力加速推動WTO談判,所產生的效益將遠大於台灣對外簽署雙邊FTA的成效。


  過去幾乎所有的調查均顯示,民眾對於馬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及成果最為肯定,兩岸關係的和諧也是馬政府最引以為傲的政績及資產。寄望新的團隊,未來兩岸政策除了應「精準」地傳達層峰的理念、執行層峰的政策外,也應普遍讓人民感受兩岸關係改善所創造的利益,真正落實馬總統「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主張。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整合研究中心主任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A12/時論廣場 201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