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健全:《名家觀點》創新驅動的經濟時代來臨


  最近馬總統在幾個場合都提到台灣應由過去效率驅動邁向未來創新驅動的經濟時代。何謂「效率驅動」與「創新驅動」經濟呢?根據M. Porter教授的描述,投資(效率)驅動經濟的特色在於產品、服務標準化,大量投資基礎建設,強調生產提升,引進國外技術及改良,經濟以OEM、ODM、製造、外包為主。到了「創新驅動」時代,創新、研發為核心,人才是創新、研發的根本。同時,強調知識的創造、流通、運用與其加值服務。基礎建設規劃則由硬體朝向軟體,由製造走向服務應用。


  創新驅動即是使台灣的過去「成本降低」(cost down)的經濟發展模式,邁向「價值提升」(value up)的型態。「價值提升」,包括創新、研發的投入,品牌、通路的布建、平台服務的擴散,商業模式的創新,國際化的加值等均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利潤,使就業機會可以留在國內,薪資結構得以調整,環保標準可以提升,社會也將更趨和諧。不過,價值提升與創新驅動,不只是企業需要創新,政府的思維、政策工具需要更新,個人的心態也必須調整,才能因應創新驅動的時代。


  如果公司每個員工都能在工作崗位上,思考如何協助公司在產品、生產、管理流程中降低成本或注入創意,提高附加價值,公司將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與競爭力。美國高露潔(Colgate)牙膏員工告訴主管可以增加10%營收來源,背後的創意來自於將牙膏口開大一點,顧客在擠牙膏方便之餘,不知不覺中多擠出了10%的牙膏,也為公司多創造10%的業績。


  在公司方面,捷安特(Giant)公司結合美利達(Merida)等公司以汽車生產流程模式導入自行車生產,透過上中下游業者組成的A-Team研發組合,因為設計、研發的創新為業者創造新的藍海,可說是流程上的創新。不過,創新必須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創新才能帶來效益。同時,創新必須結合品牌、通路,避免複製者的競爭及創造更好的業績,才能支持源源不絕的創新及投入的龐大費用。


  就政府而言,每位公務員如何在自己職掌內為廠商、產業簡化流程,降低申請等待時間;公營銀行為有創意、創新實力卻沒有抵押品的公司放寬貸款的作法,均影響企業的效率與創新至鉅。不過,首先應去除公務員圖利他人的疑慮,但遇檢舉則必須提出所得來源證明以釋疑。同時,公務員考績可在一定比率內由其客戶(業者、消費者)來評分,邁向服務型政府。政府也可考慮公務部門人員的流動、大膽引進民間高階人才,也有助於突破目前的保守心態。同時,政府的科技、經建預算應打破純粹用於硬體建設的思考,增加在軟體、應用服務上的投資。


  另一方面,政府設計嶄新的政策工具、獎勵模式來輔導業者。以經濟部科專計畫為例,可以由過去以個別廠商為申請對象的思考,改變為供應鏈組合廠商,或跨業結盟廠商為補助對象,強調系統性創新,才可維持對大陸的競爭優勢。在中小企業創新補助(SBIR)上,可以考慮將補助由第一、第二階段的創新,擴及行銷、品牌的第三階段補助,才能協助廠商加速由製造、代工邁入品牌、行銷領域。


  在獎勵上,目前的租稅優惠、補助方式可以調整,考慮透過階段式補助,一開始,提供廠商種籽基金提計畫書,得獎廠商再給更多配合款開發,一旦有實際績效再給予政府採購或補助設計。最後,在各服務業的主管部會上,目前以規範為主,未來應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架構下,協助所屬服務業,產業化、國際化,才足以攫取大陸服務業黃金十年的商機。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資料來源:2012-01-11/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