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名家觀點》失業三大問題 大師有對策


  繼摩坦森(Dale T. Mortensen)、戴蒙德(Peter A. Diamond)之後,第三位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也將於本周三(14日)抵台訪問,並發表兩場演講。


  皮薩里德斯於1948年出生在賽普勒斯的Nicosia,1970年獲Essex大學學士,隔年得碩士,1974年移居英國,並獲倫敦政經學院博士,擁有兩國國籍。1974年任職賽普勒斯中央銀行經濟研究部門,1974~76年擔任Southampton大學經濟學講師;1976~82年回倫敦政經學院任經濟學講師;1982~86年升為高級講師;1986年迄今一直擔任政經學院經濟學教授。


  皮薩里德斯得過諸多榮譽,並受邀赴各地演講,也曾擔任Economica等多個學術期刊編輯。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有三,一為勞動移動、失業和職位空缺,二為價格、景氣波動和循環,三為經濟成長和總生產力。他的專長也就表現在失業經濟學、勞動市場理論、勞動市場政策,以及成長和結構變動上。皮薩里德斯的學術文章廣泛發表在各種期刊上,他在2000年出版、2008年再重印的《均衡失業理論》(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一書,是失業經濟學標準參考著作。


  自1960年代開始,經濟學家就用數學模型,試著找出市場定價的最佳方法。戴蒙德在1971年發表的「一個價格調整模型」著名論文中,乃研究買家在尋求最佳價格時,賣家如何根據買家的行為,定出他們的最佳價格。研究結果發現,即使只有一點點的搜尋成本,都會導致均衡價格與古典經濟理論預測的大不相同。


  勞動市場就是典型的例子,明明職缺很多,卻還是有一大堆人失業。求才若渴的公司(勞動買方),以及求職無門的失業者(勞動賣方),如何能夠配對成功,就成為勞動經濟學的重要議題之一。2010年的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戴蒙德奠定市場搜尋成本的基礎理論,摩坦森與皮薩里德斯則將其應用於勞動市場分析上。


  戴蒙德和摩坦森以及皮薩里德斯三人合作,在1980年進一步研究各種市場中的定價情況,發現有兩個古典經濟學未能納入預測的變數。一是搜尋成本會造成外部性,二是這種有搜尋成本卻缺乏管理的市場,可能的均衡結果並不只一種,而實際的均衡,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因此政府有必要做某種程度的介入,好引導市場產生最好的均衡。


  皮薩里德斯與摩坦森,根據戴蒙德的理論,發展出來的勞動市場失業理論,就是用來分析失業、工資與職缺關係的著名「DMP」(以三人姓氏命名)模型。這個模型可根據失業救濟金的金額、實質利率、職業介紹所的效率、雇用與解雇成本等因素,來預估失業期間的長短、職缺數目與實質工資等。由於此模型可分析許多社會現象,在經濟政策擬定上又有諸多用途,三人因此獲頒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綜合而言,三位得獎者的理論重點在於強調,勞動市場的供需雙方無法完美遇合,亦即市場上許多公司有許多空缺職位卻等嘸人,另一方面卻有不少失業人員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於是失業很自然出現了。原因就在資訊不完整、當事人主觀考量、交通等成本的存在,於是如何降低雙方的「搜尋成本」就成為關鍵,而勞動市場中無時無刻都有失業存在就是常態,至少有所謂的「摩擦性失業」。


  所以,問題在:如何降低搜尋成本?政府有關政策是會降低或提升成本?政府政策究竟會降低失業率或者反會讓失業率居高不下? 皮薩里德斯將以「結構性長期失業問題的成因與解決之道」為題發表演講,不但是當前台灣遭逢的難題,而且是他一生鑽研的課題,相信精采可期且有實用性,也或可提供上提三個問題的答案。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

資料來源:2011-12-12/經濟日報/A4版/焦點